她正在一步步地展露济世之心,实现她的政治理想。

“过来。”秦?Q观道。

唐笙倚在了御椅边,双手搭在她的膝上。

“朕要教你一招,叫声东击西。”秦?Q观抚过她的面颊,“这三条新政里,最折损他们利益的便是废除贱籍这条。”

贱民多为各朝各代在政治斗争中被废放逐的失败者的后代,这些人与士农工商不同,是不可以变更职业,且多时不受律法保护,一直被各地士绅豪族剥削的可怜人。他们连拥有人格都成了奢望,任何人都可轻贱他们。

“所以,那些监生多是士绅豪族出身,轻贱他们轻贱惯了。”唐笙顺着秦?Q观说的思考,“这些……百姓一旦变成良民,他们就不可以随意打杀买卖了。”

唐笙不想说“贱民”二字,说话时微微顿住。

秦?Q观应声:“废除贱籍只是第一步,日后还有许多举措要添置。易业、谋生、读书,于他们而言都太难了。这些人,还要苦上许久。”

说到这,唐笙明白了:“陛下所谓的声东击西,是为了更有力地推行前两条吗?”

“不错。”秦?Q观赞许似的刮了刮她的面颊,“变革户籍制,女子可为户主,和男人一样都有军籍、民籍、匠籍……可以自力更生,不再倚仗男耕女织那套,不再需要依附夫家。”

“辽东经此大疫,青壮男丁死伤大半。在辽东推行新政,阻力会大大削弱。朕可以取‘田抛地荒,劝课农桑’那套堵住朝臣的嘴。日后见着成效,再推行各地。”

唐笙听得心潮澎湃热泪盈眶,望着秦?Q观的眼睛里聚满了水泽。

“又要哭了?”秦?Q观俯身。

同唐笙说话时,她总是带着音调的。唐笙很爱听她微扬的尾音,像羽毛挠着心尖,痒痒的,温温柔柔的。

这次唐笙听了,却有点想掉眼泪了。

“前几日是故意支走我,不让我在朝堂见着您和朝臣针锋相对吗?”唐笙瓮声瓮气道,“陛下怕我同他们起冲突么?”

“你在幽州已经替朕得罪过一批人了。”秦?Q观抿唇笑,“再得罪一批,岂不是要成孤臣了?”

“我愿意!”唐笙急切道,“我乐意!”

秦?Q观只是笑:

“可朕舍不得。”

第73章

秦?Q观过去当过孤臣。

她想要从闺阁走到前朝, 就得捡秦承祚和那些宗亲不愿做的差事来做。

那些差事难办,做成了不一定有赏,做错了定会有罚。忙里忙外, 辛苦许久,反而得罪一大帮人。

唐笙年轻, 用起情来, 满心满眼都是她。

她和其他近臣不同。方清露会揣摩圣意,在秦?Q观容许的范围内给自己留好退路;沈长卿有沈家托底,偶尔也会用隐秘而温和的法子忤逆圣意;林朝洛表面行事切理会心,实则一身疯骨,依凭信念做事;方箬则比林朝洛少了表面, 内里却是一致……

秦?Q观善于辨人识心。她心悦于唐笙,正是因为瞧见了她藏于谨慎和笨拙下的一颗真心。

即便谨慎怯懦,她也会因秦?Q观微红眼眶,不顾烈火夺回那张画;即便恐惧迷茫,也会在觉察出她的孤寂后, 小心翼翼地矮下身来,擦拭干净她靴面的血迹。正因她捧的是一颗真心, 才会计较秦?Q观的讯问, 才会那样别扭地表达不满。

看惯了各式各样的算计,这种感觉于秦?Q观而言很是新鲜。最初她觉得唐笙愚蠢,回过味来,反倒品出了真心。

真心。

真心于帝王而言, 太难得了。

秦?Q观不想唐笙和她一样再经历那些痛楚,舍不得让那颗真心跌得粉碎。

于是她说:“朕舍不得。”

她都这样说了, 满心满眼都是她的唐笙还是牵着她的手轻晃。

“那,那些跪在端午门的监生该怎么办?”

监生吃的皇粮, 是身后成百上千的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