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成功笑着道,“都挺勤快的。”

原本苏总安排人过来,他还怕是以前单位那样混日子混功劳的。

结果人来了挺会做事,也很会来事儿。搞得张成功都不好意思挑剔了,只能尽量的带两人做事,学东西。

苏向南和朱小燕也立马和苏浔说自己很努力。不止工作努力,还去报名参加夜大了。

来了这里,身边都是知识分子,而且都这么厉害,哪里敢不努力啊。

两人现在就是努力提升自己的学历和能力,才能争取在这些人里面站稳脚跟。

朱小燕倒是比苏向南有优势,之前在东州就读了夜校的,只是后来经常出差,还差一点没完成。她转过来了,在这边接着念,可以提前拿到毕业证。

听了两人情况,苏浔也满意。她就喜欢身边的人都努力上进。

见大家忙,苏浔也没去工地里面走动。毕竟人多,到时候安全问题也是个问题。因此也只在外围没有施工的地方转了转。

又去孟氏和徐氏那边了解情况。

之前这两边都是孟耀荣和徐英成负责的。

现在孟耀荣要在港城经营孟氏,因此安排了一个负责人过来接管工作。

徐英成倒是定期需要过来出差。不过目前人不在这边,也有专业人士负责。

江家那边依然如此。

苏浔看张成功和他们打招呼,显然也是混得熟了。

她自然也没和这几方人多说什么,而是站在安全区域看着这一大片的项目基地,想着在将来,这里就是高楼大厦,是热热闹闹的商业新街。心中就满是期待。

这个项目短时间是不指望能有所回报了,不过未来长久来看,稳赚!

虽然已经很有钱了,但是想到能当包租婆,也很让人高兴啊。

第295章 姜松林离开

苏浔在视察项目的时候, 纺织业却有许多人在因为她而开始改变命运。

虽然厂房还需要时间建设,但是相关的人员调动肯定是先要安排好的,可不能等厂房建好了, 机器入厂了再安排这些,那不是要浪费许多宝贵时间吗?

于是纺织部一声令下, 被选中的这些纺织厂就开始行动了。

平时表现好的工人, 优先具有选择权,去深市纺织厂上班。去了那边, 工资就涨。这可引得许多纺织工人期待。

现在厂里效益肯定是比不上过去那会儿的, 能涨工资是好事。

不过并不是每个人都有离乡背井的勇气。

深市此时虽然是改革的窗口,可是对于其它地区的人来说是非常陌生的。而很多优秀的工人都是成了家的, 老人孩子都在这里呢,要走出去是非常需要勇气的。

于是有部分工人选择放弃机会。

不过也有人奋起抓住机会。

纺织工王翠兰才升成班长, 听说了这个消息之后就去报名,回去就和家里人说了这个好消息。

可把一家老小惊到了, 王翠兰的母亲道, “你都当班长了,去掺和什么?留在老家不好?”

王翠兰道,“妈, 这你就不懂, 咱没什么见识, 可也知道一个道理,跟着领导走不会吃亏。厂长儿子和闺女都报名去了。咱跟着去了还能吃亏?”

“……”

这话可让家里人闭了嘴。

纺织工人李慧梅犹豫之后, 也选择报名, 申请调动去深市新建的南华纺织厂。这事儿甚至都没来得及和家里人商量。没办法, 放弃的人多,可选择去的人更多。

回到家里, 少不得被家里人一顿埋怨。觉得她太过冲动,能在家乡活下去,何必要离乡背井去深市。听说那地方很不方便。

“这么大的厂,即便开在沙漠里面,也不至于生活不便。国家总是要管的!”李慧梅说着拍桌子道,“深市就算再不方便,以后肯定发展比咱这小县城好。”

“那咱这一家子就得搬家了。”李慧梅的丈夫王常山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