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慧梅道,“搬就搬,你们听我的不会错。顶多就是一开始苦一点儿,熬过去就会好的。现在厂里效益是一天不如一天,咱不能光这么等着,人挪活,咱就得挪一挪!”
丈夫王常山所在的单位,效益比李慧梅的纺织厂还差,这会儿也是很犹豫不决。好歹是能混口饭吃。如果妻子李慧梅调动走,为了一家人不分开,他就要扔下铁饭碗跟着一起去深市。
最后,在李慧梅的坚持下,王常山也没有办法,只能选择听从妻子的决定。
他们这样的双职工家庭,谁的单位好,工资高,家里就谁说了算。不管如何,去了深市,按照单位说的,李慧梅一个人的工资都能比两口子现在加起来的工资还要多了。总不至于挨饿。
这会儿满心发愁的王常山自然不知道,未来他们夫妻成为深市早期有了自己住房的人,获得了深市户口,彻底融入了未来这个沿海大城市。
这样最终达成一致的家庭,结果还算好。
还有家庭为了家人考虑,不得不妥协。只能眼睁睁看着别人报名。
在这时代变化的浪潮中,许多人因为各种各样的原因,做出了不同的选择,也注定了未来有着不同的命运。
对于这些人的事儿,苏浔自然是管不着的。视察工作之后,当天晚上就让给姜松林摆了两桌庆贺他即将开始新的人生。
她让姜松林尽快的去老领导那边报到,把握住机会。
知道苏总是真心为他前途好,姜松林不再拒绝苏浔好意,笑着点头,“明天我就去。”
苏浔只喝了一杯,就回房间休息了。
这种场合,她这个老板待那儿,大家都要放不开。倒不如回房间里学习。苏浔也从来没有放弃过学习,只要有时间,也是手不离书。遇到不懂的事儿,还可以让系统解惑,主打一个将系统利用到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