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亮点了一下头,亦不再多言。刚才他借着与徽瑜说话,已经表明过态度,便是搁置再议。
两个大臣见状,对视了一眼,便一起向仲明俯拜顿首:“臣等请告退。”
待听到仲明的回应,二人便起身稍微后退,然后转身走向木门。
徽瑜也起身,收了木案上的两只茶碗。她返回北侧这边时,秦亮忽然道:“大晋刚立国,目前我们先维持好皇室的地位、稳住形势一段时间,才是重中之重!别的事都不能急躁,保持原状的策略最省事。”
仲明心里的谋划,刚才对亲信大臣都没有明说,这时却对徽瑜说了出来!
她微微惊讶之余,也感受到了仲明的心意。他当然没有把策封徽瑜、当成家族联姻,同样是因为喜欢和亲近她这个人!羊家是羊家,徽瑜是徽瑜。
里屋一时间只剩两个人,徽瑜也不用太过慎言,当即轻声道:“那陛下还准备伐吴呢?”
秦亮道:“公曾提起过一句古话,国之大事,在祀与戎。维持皇室威望声势,也需要一些大型活动,相比隆重的礼仪,征伐的声威更加盛大、最受世人关注。何况征讨东吴,不见得只是劳民伤财,说不定所获更多。”
徽瑜柔声道:“陛下深谋远虑,不急不躁,总能在恰当的时机、周全办妥诸事。”
------------
第七百六十一章 静夜清风
亮堂的屋子里、只剩下两个人,秦亮随后沉默了好一会。
秦亮已经公然受禅,渐渐天下尽知。如果形势像目前这样、再持续一年,到了明年秋冬,只要能顺利对吴发起灭国战争、并获得胜利,巨大的声威加持之下,秦亮这个大晋皇帝的位置、基本也就稳了!
他回过神来时,见跪坐一侧的羊徽瑜正在看自己,便转头与她对视了一眼,徽瑜随即微微垂目。以前羊徽瑜常有清高的表现、有时还挺容易生气,如今倒别有一番温柔。
这时羊徽瑜不禁开口轻声道:“辛泰雍在阅门看到、妾在陛下身边,会在羊家人面前说罢?”
秦亮点头道:“人们不仅会说起徽瑜,并有伐吴的事,羊家、钟家、王家人不久都能知道。颍川荀勖与钟会交好,而钟会家的钟琰是王浑之妻,对于殿中的事、没有不重视的道理。”
羊徽瑜有名分,受皇帝宠爱当然是好事!她看了秦亮一眼,口上却道:“妾还不太习惯被人如此在意。”
秦亮随手拿起了一份奏书,淡定道:“卿不必太上心,这里虽是阅门,但大部分时间没人进来,别人自然也不知道、我们在做什么说什么。”
羊徽瑜“嗯”地回应一声,见状便从筵席上起身、离开木案这边,免得继续打搅秦亮做正事。
这时背后又传来了秦亮的声音:“卿以后慢慢适应了,大概也会觉得,在这里呆一整天有点无聊。”
羊徽瑜遂停住脚步,转头道:“妾要照顾陛下,怎会无趣?”
秦亮笑了一下:“明天不如把吴昭仪也叫过来,你们还能说说话。”
羊徽瑜与吴氏一直都有来往,关系相处得不错,她便没多想,随口答应道:“好罢。”
同样是做一些琐事,羊徽瑜在秦亮身边的感觉确实不一样,譬如有时候秦亮会观赏她的容貌、或是看她在做什么。
过一会羊徽瑜没什么事了,便来到屏风后面,垂足坐到了一张比较窄的单人卧榻上。她饶有兴致地看着周围简单的陈设,目光在木案上的一面铜镜上停留了稍许,随即起身跪坐到木案前、仔细看铜镜里的模样。
她穿着月白色深衣,浅灰色泛蓝、颜色很素,而且款式是直裾,看上去十分淡雅;不过她的脸部精心修饰过,显得五官明艳、肌肤更加玉白无暇,加上心情很好,气色也不错。羊徽瑜瞧了一番,才满意地放下铜镜。
及至中午,羊徽瑜便陪着仲明一起用午膳。席间仲明提起了她的姨母蔡琰,谈论胡笳十八拍,以及一些音律、书法的话题。虽然在旁侍候的人只是几个宫女,但仲明不仅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