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时晋军王濬部尚未完全抵达皖口;吴军诸将业已下令将士上船,并在虎林水寨戒备、稳固南陵江心洲。两军水师便会在此地、隔着数十里对峙,双方各自聚集战船备战!
不料两天之后,吕据忽然收到了前方急报。王濬部抵达皖口之后,根本没有停留,全军直接顺流而下,直扑虎林!
陆抗判断道:“我军的部署,已被晋帝料到了。”
吴军原定的方略、是先把荆扬水军主力聚集在虎林南陵,再寻机决战;但晋军来得太快了!吕据作为辅政大臣之一、西线主将,便要随机应变。他马上下令,虎林南陵的水军战船出动,先顺流东下、再重新寻找时机。
稍有意外、但并不要紧,晋军在濡须水的那些水军,不可能在宽阔的江面上、拦住顺流而下的吴军水师。况且下游的吴国扬州水军船队,也陆续快到了。
------------
第八百四十三章 迷雾
(挂车在桐城市附近,石亭在挂车的南边。铜官集在铜陵市,西岭山在铜官集的长江对岸。)
晋军王濬部水军接到了诏令,因此没有在皖口驻军;而是聚集船队、已经直接向虎林南陵进发!
洛阳中外军大部则向石亭、挂车北行,随后走西岭山脉北侧、向濡须口方向进军。因为皖口北面有群山、还有许多湖泊,江岸不利于大军行进。
但是陆军前锋张猛部、中坚营潘忠部,没有去西岭山北侧;而是从皖口北山与西陵山之间的开阔地,将从大江北岸行军。这是为了及时与王濬部保持联络,并迅速向北边濡须水附近的王飞枭、张特军传递消息!不管是顺流还是顺风,要论速度、还得是马!
而秦亮依旧不太放心,带着中军护卫马队,也跑到了西岭山东南边的大江附近。
玄姬这才见识到、秦亮在前线的冒险行为。之前在西陵之战时、秦亮也会去前线,但西陵故市的战线分明、呆在自己这边的营垒里其实没什么危险,无非离战场近一点而已;此次却不同,偌大的战区山水交错,秦亮与前锋军跑到这边来,多少都有些危险!
当然秦亮其实不怕,人身安全真的毫无问题,水军大战的胜负、才是他最关心的事!他能知道自身的凶吉,只是一时不好给玄姬解释清楚。玄姬和吴心劝说了一下、便坚持跟着秦亮来了。
上午的空气中还笼罩着薄雾!南方的冬季,有时好像反而更容易起雾,此时已是十月下旬、离冬月不远了,但似乎要等下雪之后、雾天才会减少。于是秦亮等人没有去江边,仍在潘忠军的队伍附近等待。
就在这时,南边传来了急促的马蹄声。没一会贾充便带着斥候来报。
贾充揖道:“陛下,南边江畔的斥候奏报,在江面发现了楼船,应是吴军水军离开了南陵。因为有雾,看不清旗帜,斥候以号声猜测。”
此时的王濬部、应该还没过南陵,秦亮便点头应了一声,接着看了一眼后面的小将一眼。
贾充见状,回头道:“汝在陛下跟前,再说一遍。”
小将居然“呜呜”地学了一下,说道:“我们的号不是这么吹的,臣还看到很大的黑影、必定是楼船,仔细听还有桨声、铜铃声。”
秦亮道:“叫前方的斥候继续打探。”小将抱拳道:“喏!”
贾充又道:“看来吴军果然又放弃了虎林、南陵。”
一旁还有钟会、马茂、祁大、诸葛竦,以及玄姬吴心,不过此时别的人都没有言语。
秦亮站在小山坡上的坐骑旁边,又朝周围张望。北边隐隐约约的黑影便是西岭,大江江面还不可能看到;不过若是继续往东走或是往南走、应该都能达到江边。秦亮便展开了一张地图,埋头看了一会。他是来到了前方,可此时依旧什么也看不到,十分考验想象力。
“收到王飞枭和张特的回书了吗?”秦亮忽然问了一句。
贾充道:“尚未收到,臣一拿到书信、定当即刻上呈陛下。”
之前秦亮下令,让王濬的水师放弃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