的儿童不一样。他曾经作了一首诗说:“稷契匡虞夏,伊吕翼商周。抚己愧前哲。裣衽归山丘。”议论评价的人都说他能当上宰相。后来当上了吏部尚书。有一个姓谭的人来找他谋求官职,他说:“齐桓公消灭了谭国,怎么还会有你?”那人回答说:“谭国的子孙投奔了莒国,所以还会有我。”王俭表示赞赏。皇帝经常游玩设宴,让大臣们奉献演奏乐曲助兴。有一次皇帝说:“喜欢音乐,谁和我一样?”王俭回答:“沐浴皇风,并沾比屋。亦既在齐,不知肉味。”皇帝认为回答的很好。王俭曾经召集有才学的人,指定事物,作诗赞美,叫作“丽事”,丽事就是从此开始的。一次大家都没词了,只有庐江的何宪最后得胜。王俭便奖赏他一块五色的花席子和一把白团扇。何宪坐在席子上,手里拿着扇子,十分得意。这时秣陵县令王摛来晚了,他一到立刻抓起笔,一挥而就,描写的事物美好,词句也华丽。王摛命令左右随行的人员上前抽出花席,抢下扇子,上车而去。王俭笑着说:“这真是力气大,拿了就走啊!”
周 颙
汝南周颙隐居钟山,长斋蔬食。王俭谓之曰:“卿在山中,何所啗食?”答曰:“赤米白盐,绿葵紫蓼。”又曰:“菜何者最美?”颙曰:“春初早韭,秋暮晚菘。”颙历中书侍郎。(出《谈薮》)
汝南的周颙隐居在钟山,长期只吃素食及蔬菜。王俭问他:“你在山里,吃什么东西?”周颙回答说:“红米白盐,绿葵紫蓼。”王俭又问“什么菜最好吃?”周颙回答:“初春韭菜,晚秋白菜。”周颙曾经当过中书侍郎。
王 融
魏使宋弁至,敕王融兼主客郎中。融问弁曰:“秦西冀北,实多骏骥,而彼所献,乃驽骀之不若,求名检事,殊为未知。且将信誓有时而爽,而駉駉牧马,或未能嗣。”弁曰:“不容虚为之名,当是不习水土。”融曰:“周穆马迹,遍周天下,若骐骥之性,因地而迁,则造父之策,有时而踬。”弁曰:“卿何勤勤于千里?”融曰:“卿国既名其优劣,卿以相访,若于千里必至,圣主将驾之鼓车。”弁不能答。(出《谈薮》)
魏国的使臣宋弁来了,南齐王命令王融兼任主客郎中。王融问宋弁说:“秦西冀北一带,有很多牧民,而你所进献的马匹,连劣马都不如。如果核查清楚,结果恐怕难以预料。况且你们早就立下了表示忠诚的誓言,为什么没有饲养和挑选肥壮的骏马呢?”宋弁说:“不要随便说不好,可能是因为水土不服。”王融说:“周穆王骑马巡游的踪迹遍布天下,如果好马的性格随着地点而改变,那么造父驯养马的技术也会失败。”宋弁说:“你为什么不断地讲述马的事情?”王融说:“你们国家既然知道优劣,我简单地了解一下,如果真送来了千里马,我们南齐王将用来拉车。”宋弁无法回答。
李 膺
梁李膺有才辩。武帝谓之曰:“今之李膺,何如昔时李膺?”答曰:“臣以为胜。昔时李膺,仕桓灵之朝;今之李膺,奉唐虞之主。”众皆悦服。(出《谈薮》)
萧梁时代的李膺有才而且善辩,武帝对他说:“当今的李膺,能否比得上昔日的李膺?”李膺回答说:“我自己认为胜过昔日的李膺。昔日的李膺为汉桓帝和灵帝那样昏庸的皇帝和没落的朝代效力,而当今的李膺为像尧舜一样的英明君主和太平盛世服务。”众人全都佩服他的回答。
商 铿
东郡商铿名子为外臣。外臣仕为廷尉评,铿入谢恩。武帝问:“卿名子外臣,何为令其入仕?”铿答曰:“外臣生于齐季,故人思匿迹,今幸遭圣代,草泽无复遗人。”上大悦。(出《谈薮》)
东郡商铿给他的儿子取名叫外臣,“外臣”的意思是方外之臣,也就是隐居不当官的意思。外臣被任命为廷尉评以后,商铿进去给武帝谢恩。武帝问他:“给儿子取名字叫外臣,为什么还让他当官?”商铿回答说:“外臣如果生活在衰败的朝代,必然会不求上进,隐居起来。如今有幸遇上了当代的太平盛世,山林荒野不会再有遣漏的人才隐士了。”武帝听了非常高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