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第一百八十一 贡举四(3 / 7)

太平广记 侠义小说 10838 字 1个月前

稹在内庭。上因召问祐之词藻高下。稹对曰:“张祐雕虫小巧,壮夫耻不为者。或奖激之,恐变陛下风教。上颔之,由是失意而归。祐以诗自悼曰:“贺知章口徒劳说,孟浩然身不更疑。”(出《摭言》)

元和和长庆年间(宪宗、穆宗年号),令狐楚非常了解张祐。令狐楚作天平节度使,亲自写举荐书,让张祐以新诗、旧诗三百篇随同他的表章一起送到长安。表辞大意说,凡作五言诗,都应包含六义。近年不少人乱写,没有师法。而张祐很久以来读书不倦,认真研究,造诣很深。舆论赞美,风格独特。我让他携带他的旧诗、新诗三百首,从光顺门进献,请交给中书省。张祐到了长安,正值元稹在朝堂。皇帝便召见他,品评张祐的诗。元稹说,张祐的诗很不大气,有气魄的人根本不这样写诗。如果予以鼓励,恐怕有失陛下教化风范。皇上点头,张祐失意而归。以诗自悼说:“贺知章口徒劳说,孟浩然身不更疑。意思说即使我有贺知章那样的知己,孟浩然那样的文思,也没用处。

卢 求

杨嗣复第二榜卢求者,李翱之子婿。先是翱典合淝郡,有一道人诣翱言事甚异。翱后任楚州,(或曰桂州)其人复至。其年嗣复知举,。求落地。嗣复,翱之妹婿。由是颇以为嫌。因访于道人,言曰:细事,亦可为奏章一通。几砚纸笔,复置醇酎数斗于侧,其人以巨杯引满而饮,寝少顷而觉,觉而复饮酒尽,即整衣冠北望而拜,遽对案手疏二缄。迟明授翱曰:“今秋有主司,且开小卷;明年见榜,开大卷。”翱如所教。寻报至,嗣复依前主文,即开小卷。词云:裴头黄尾,三求六李。翱奇之,遂寄嗣复。已有所贮,彼疑漏泄。及放榜,开大卷,乃一榜焕然,不差一字。其年,裴求为状元,黄驾居榜未,次则卢求耳。余皆契合。后翱领襄阳,其人又至,翱愈敬异之。谓翱曰:“鄙人再来,盖仰公之政也。”因命出诸子,熟视,皆曰不继翱之(唐《摭言》八“之”作“无”。)所得。遂遣诸女出拜之。乃曰:尚书他日外孙三人,皆位至宰辅。后求子携、郑亚子畋、杜审权子让能,皆为将相。(出《摭言》)

杨嗣复第二次做考官,考生中的卢求,是李翱的女婿。先前,李翱任官合肥,有一道人去见他,说的话很不一般。李翱任官楚州,那个道人又来了。当时,卢求没有中试。杨嗣复是李翱的妹夫。李翱很生他的气。李翱请教于道人。道人说这是小事,我可以写一道表文。于是,准备了几砚纸笔,又准备了很多酒。道人大杯喝酒,睡了一会起来,把所有的酒喝光,整理衣帽,向北而拜。之后,很快写了两封书。早晨交给李翱,说今年秋天任命考官时,打开小卷看,明年京试时,打开大卷看。李翱答应。不久,邸报送到,由杨嗣复主考。打开小卷,上面的文字是:裴头黄尾,三求六李。李翱很奇怪,把这张小卷寄给杨嗣复。杨嗣复秘密保存,恐怕泄露。等到京试放榜,打开大卷,同榜上竟一字不差。当年裴求中了状元,黄驾在榜末。卢求居第二名。其余的人名也全对。后来,李翱做襄阳刺史,道人又来了,李翱很敬重。道人说:“我所以又来,是因为仰慕你的政绩。”李翱把他的儿子叫出来,道士一个个瞧了很久,说都不如你。又让女儿出来拜见道士。道士说:“日后你有三个外孙能做到宰相。”后来,卢求的儿子卢携,郑严的儿子郑畋,杜审权的儿子杜让能,都是出将入相的人物。

杜 牧

崔郾侍郎既拜命,于东郡(唐《摭言》六郡作都。)试举人。三署公卿,皆祖于长乐传舍。冠盖之盛,罕有加也。时吴武陵任太学博士,策蹇而至。郾闻其来,微讶之。及离席与言,武陵曰:“侍郎以峻德伟望,为明天子选才俊,武陵敢不薄施尘露。向者偶见大学生数十辈,扬眉抵掌读一卷文书。就而观之,乃进士杜牧《阿房宫赋》。若其人,真王佐才也。侍郎官重,恐未暇披览。”于是缙笏,朗宣一遍。郾大奇之。武陵请曰:“侍郎与状头。”郾曰:“已有人。”武陵曰:“不然,则第三人。”郾曰:“亦有人。”武陵曰:“不得已,即第五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