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第二百五 乐三(8 / 10)

太平广记 侠义小说 16306 字 2个月前

身边。”德宗皇帝听了后,大为震骇。命令主管人暗中察看这两个人。过了没多久,弹奏琵琶的那个乐工,同事告发他在六七年前,他父亲无缘无故就上吊死了,如今已被拘捕,并已认罪伏法。那个吹笙的乐工整天忧愁不吃饭,过了十多天果然死了。德宗皇帝更加敬重宋沇,当面赐与他赤、白相间,绣有日、月、星、辰的礼服。并屡次召见宋沉跟皇上对坐。每次让宋沇审察演奏,乐工们都惴惴不安,敛声屏气,不敢正视宋沇。宋沇看到这种情形,怕遭至祸患,于是借着身体有病为由,引退了。

皇甫直

蜀将皇甫直别音律。击陶器,能知时月。好弹琵琶。元和中,尝造一调,乘凉,临水池弹之。本黄钟而声入蕤宾,因更弦,再三奏之,声尤蕤宾也。直甚惑不悦,自意不祥。隔日又奏于池上,声如故。试弹于他处,则黄钟也。直因切调蕤宾,夜复鸣于池上,觉近岸波动,有物激水如鱼跳,及下弦则没矣。直遂集客车水,竭池穷泥,索之数日,泥下丈余,得铁一片,乃方响蕤宾铁也。(出《酉阳杂俎》)

蜀将皇甫直善于识别音律。他敲击陶器,便能判断出这件陶器是哪年哪月烧制的。他尤其喜爱弹奏琵琶。唐宪宗元和年间,皇甫直谱写了一支曲子,乘凉时,在水塘旁边弹奏。本来曲子用的是黄钟阳律,弹奏出来的琴声却入到蕤宾阳律去了。他调弦,再三弹奏,发出的乐音还是蕤宾。皇甫直特别疑惑不解,心中暗自认为:这恐怕是不祥的征兆啊。隔了一天,皇甫直又在池塘旁边弹奏这支曲子,声音跟前天一样。他试着在别处弹奏,就又是黄钟阳律。皇甫直急于调去蕤宾,当天夜晚又在池塘边调试不停。忽然觉得靠近岸边的水波在涌动,有个东西激扑着水波象鱼在水中跳跃。待到他松下琴弦就没有声息了。于是,皇甫直召集庄客从池塘里往外车水。将池塘的水车干了又挖泥,折腾了好几天,在塘泥下面深有一丈的地方,挖到一片铁。这片铁,原来是一只古代磬类乐器中,名为“方响”的蕤宾铁。

王 沂

王沂者平生不解弦管。忽旦睡,至夜乃寤。索琵琶弦之,成数曲。一名《雀啅蛇》,一名《胡王调》,一名《胡瓜苑》。人不识闻,听之者莫不流泪。其妹请学之,乃教数声,须臾总忘,不复成曲。(出《朝野佥载》)

有个叫王沂的人,从打生下来到现在也没接触过弦、管等乐器。忽然有一天他在白天睡觉,一直睡到天黑透了,才醒过来。立即让人拿过琵琶来弹奏,一气弹了好几支曲子。一支曲子名叫《雀啅蛇》,一支曲子叫《胡王调》,一支曲子叫《胡瓜苑》。人们都没有听到过,从来不知道有这些曲子。但是听过王沂弹这些曲子的人,都被感染得不断流泪。王沂的妹妹要跟他学习弹奏这些曲子,他教弹数声,不一会又都忘了,再也弹不成曲子了。

关别驾

昭宗末,京都名娼妓儿,皆为强诸侯所有。供奉弹琵琶乐工,号关别驾。小红者,小名也。梁太祖(祖原作宗,据明抄本改)求之,既至,谓曰:“尔解弹手(明抄本手作羊)不采桑乎。”关俛而奏之。及出,又为亲近者,俾其弹而饮酒。由是失意,不久而殂。复有琵琶石潨者号石司马,自言早为相国令狐绹见赏,俾与诸子涣、沨、连水边作名。乱后入蜀,不隶乐籍,多游诸大官家,皆以宾客待之。一日会军校数员,饮酒作欢,石潨以胡琴在坐非知因者,喧哗语笑,殊不倾听。潨乃扑檀槽而诟曰:“某曾为中朝宰相供奉,今日与健儿弹而不我听,何其苦哉。”于时识者叹讶之。(出《北梦琐言》)

唐昭宗李晔末年。京都长安的一些有名的娼妓、歌妓,都让势力强大的诸侯们霸占去了。凭着善弹琵琶而侍奉皇上的一位女乐工,雅号关别驾,小名叫小红。后来成为梁太祖的朱温盘踞长安时,召见关别驾。关别贺赶到朱温那里,朱温说:“你这双弹奏琵琶的手不能采桑吧。”关别驾殷勤恭谨地为朱温弹奏一曲。出来后,朱温又让关别驾给他的亲信僚属弹奏,并让她陪着饮酒。关别驾从此心绪抑郁,不久就死去了。还有一位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