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第二百五 乐三(9 / 10)

太平广记 侠义小说 16306 字 2个月前

石潨的弹琵琶能手,外号石司马。他自己说早年曾被宰相令狐绹所赏识,让他跟他的几个儿子令狐涣、令狐沨等,在连水边举行乐会。石潨在安史之安后来蜀中,没有加入官办的乐团,经常奔走在达官贵人家,都待他象宾客一样。一天,石潨跟几位军校一块儿饮酒作乐。石潨给在位的军校弹奏一曲琵琶,却没有人用心欣赏。满座的军校喧哗笑闹,没有一个人在听他弹奏。石潨用手指疾拂一下架弦的槽格,大声肆骂这些军校们说:“我曾经在朝中宰相令狐绹府上作过供奉,今天老子高兴了,给你们这些臭当兵的弹奏一曲却没有人听。唉,可怜我这个名传京城的弹奏琵琶的国手哟!”当时,在座饮酒中认识石潨的人,没有不为他的遭遇而惊讶叹息的。

王氏女

王蜀黔南节度使王保义,有女适荆南高从诲之子保节。未行前,暂寄羽服。性聪敏,善弹琵琶。因梦异人,频授乐曲。所授之人,其形或道或俗,其衣或紫或黄。有一夕而传数曲,有一听而便记者。其声清越,与常异,类于仙家《紫云》之亚也。乃曰,此曲谱请元昆制序,刊石于甲寅之方。其兄即荆南推官王少监贞范也,为制序刊石。所传曲,有《道调宫》、《王宸宫》、《夷则宫》、《神林宫》、《蕤宾宫》、《无射宫》、《玄宗宫》、《黄钟宫》、《散水宫》、《仲吕宫》。商调,《独指泛清商》、《好仙商》、《侧商》、《红绡商》、《凤抹商》、《玉仙商》。角调,《双调角》、《醉吟角》、《大吕角》、《南吕角》、《中吕角》、《高大殖角》、《蕤宾角》。羽调,《凤吟羽》、《背风香》、《背南羽》、《背平羽》、《应圣羽》、《玉宫羽》、《玉宸羽》、《风香调》、《大吕调》。其曲名一同人世,有《凉州》、《伊州》、《胡渭州》、《甘州》、《缘腰》、《莫靼》、《项(明抄本项作顷。疑当作倾)盆乐》、《安公子》、《水牯子》、《阿滥泛》之属,凡二百以上曲。所异者,征调中有《湘妃怨》、《哭颜回》。当时胡琴不弹徵调也。王适高氏,数年而亡,得非谪坠之人乎。孙光宪子妇(妇原作父。据明抄本改)即王氏之侄也,记得一两曲,尝闻弹之,亦异事也。(出《北梦琐言》)

王建父子统治蜀中时,黔南节度使王保义,有个女儿嫁给荆南高从诲的儿子高保节。未嫁到荆南前,暂时身着道服。这位姑娘秉性聪慧,弹一手好琵琶。王氏女在穿道服期间,梦见有异人频频向她传授乐曲。传授她乐曲的人,从形貌上看,有的是道士,有的是俗人。他们穿的衣裳有的是紫色,有的是黄色。有时一个夜晚传授她好几支乐曲,有的乐曲听一遍就能记住。这些乐曲,都声音清丽,超凡脱俗,跟平常的乐曲不一样,有点象仙家《紫云》一类的乐曲。这些人还告诉王氏女,说:“这些曲谱请元昆作序,刊刻在甲寅方向的石上。王氏女的兄长就是荆南推官少监王贞范,是他给这些乐曲作序刻石的。传授给王氏女的乐曲宫调有《道调宫》、《王宸宫》、《夷则宫》、《神林宫》、《蕤宾宫》、《无射宫》、《玄宗宫》、《黄钟宫》、《散水宫》、《仲吕宫》。商调有《独指泛清商》、《好仙药》、《侧商》、《红绡商》、《凤抹商》、《玉仙商》、角调有《双调角》、《醉吟角》《大吕角》、《南吕角》、《中吕角》、《高大殖角》、《蕤宾角》。羽调有《凤吟羽》、《北风香》、《背南羽》、《背平羽》、《应圣羽》、《玉宫羽》、《玉宸羽》、《风香调》、《大吕调》。它的曲名同人世间的曲名相同。有《凉州》、《伊州》、《胡州》、《甘州》、《缘腰》、《莫靼》、《项盆乐》、《安公子》、《水牯子》、《阿滥泛》等,共二百余支曲子。所不同的是,征调中有《湘妃怨》、《哭颜回》。当时琵琶、忽雷等胡人乐器,一般不弹奏徵调。王氏女嫁到高家后,过了几年就去世了。这位王氏女,大概是因为触犯了天条而被贬降到人间的仙人吧。后人孙光宪儿子的妻子,就是王氏女的侄女。她也曾记得这些曲子中的一两首,曾有人听她弹奏过。这也是一件奇异的事情啊!

五 弦 赵 辟

赵辟弹五弦,人或问(或问原作闻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