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第二百三十二 器玩四(4 / 6)

太平广记 侠义小说 9326 字 1个月前

录》)

唐朝丞相令狐绹,一次说到世间奇异的东西时,他自己拿出一只铁管,直径不到一寸,长四寸,从中取出一小卷书,对着太阳光观看,乃是一部完整的《九经》。这部书所用的纸就是蜡浦团,上面的经文均面小,头尾相似,它的精致奥妙是用语言所表达不出来的。令狐绹将小铁筒倒着顿了几下,又倾出一件东西,展开一看是一匹轻绢。量一下,整四丈,一点也不少;称一下,只有半两重。看它织的那精巧劲儿,不象是人世间的东西。(按:这以下缺很多字。)返回来报告,太守恐惧,追查老翁,并想给他加罪。老翁说:“希望大人不要随随便便地就给我加罪。我也懂得书法,褚遂良只要这样的笔。恳求您先让我看看褚相公的书法真迹,然而我才能制作笔。太守取出褚遂良的书法真迹给老翁看。老翁看完后笑着说:“就象这样,不消太守你破费三十钱,我还可以给你五十管笔。如果不称褚相公的意,我甘受放在鼎镬中油炸水烹的刑罪。”说完,仍旧恳求为他戴上刑枷,让他等待回信再作决定。太守的怒气消了些,并且写封书信给褚遂良,讲述了老翁的事情,说:“看了相公的宝贵墨迹,认为适于用这样的笔。”褚遂良得到这种笔后,试着书写一下,觉得非常好,又写一封回信说:“这种笔非常让我满意,应该更优厚地赏赐制笔的匠人。”太守见到回信后非常高兴,赠送老翁五匹束帛让他回去了。

周 邯

唐周邯自蜀沿流,尝市得一奴,名曰水精,善于探水,乃昆仑白水之属也。邯疑瞿塘之深,命水精探之。移时方出,云:“其下有关,不可越渡,但得金珠而已。”每遇深水潭洞,皆命奴探之,多得宝物。闻汴州八角井多有龙神,时有异手出于井面。欲使水精探之,而犹豫未果。其友邵泽有利剑,常自神之。解剑授奴,遣之入井。邯与泽于外以俟之,悄然经久,忽见水精高跃出井,未及投岸,有大金手拿之复入,剑与奴自此并失。邯悲其水精,泽恨其宝剑,终莫穷其事。他日,有人谓邯曰:“此井乃龙神所处,水府灵司。岂得辄犯,可祭而谢之。”邯乃祭谢而去。(出《原化记》,明抄本作出《录异记》,《类说》三十二引作出《传奇》)

唐朝人周邯从蜀乘船顺长江而下,曾经在途中买到一个奴仆,名叫水精,擅长潜水,是昆仑白水地方的人。周邯怀疑瞿塘峡有那么深,命令水精潜水探测,过了一个时辰才浮出水面,说:峡底下有一座关,不能够渡过去,只得到一些金珠而已。”从此,每次遇到深水潭洞都让水精潜下去探察,得到无数的珍宝。后来,听说汴州八角井多数里面都有神龙,经常有一只怪异的大手伸出井面来,便想让水精潜入井底探察一下。正在犹豫的时候,周邯的友人邵泽将自己非常喜爱的一柄宝剑借给水精。于是,周邯就让水精潜下井底,自己与友人即泽在井边等候。等了很长时间,井底下一点动静也没有。正在疑惑间,突然水精从井中高高地跃出井外,还没来得及跳到地上,从井内伸出一只金黄色的大手,一把将他拽入井中。水精与友人的宝剑,再也没有从井中出来。周邯为失去水精而悲伤,他的友人邵泽非常惋惜失去的宝剑。然而,始终不知道这是怎么一回事。后来,有人对周邯说:“这口井是神龙居住的地方,水府里的官署,怎么能够触犯呢?你赶快祭祀谢罪吧。”于是,周邯祭祀了这口井,向水府表示谢罪后,离开了汴州。

真阳观

新浙县有真阳观者,即许真君弟子曾真人得道之所。其常住有庄田,颇为邑民侵据。唐僖宗朝,南平王钟传据江西八州之地。时观内因修元斋,忽有一香炉自天而下。其炉高三尺,下有一盘。盘内出莲花一枝,花有十二叶。叶间隐出一物,即十二属也。炉顶上有一仙人,戴远游之冠,着云霞之衣,相仪端妙。左手搘颐,右手垂膝,坐一小盘石。石上有花竹流水松桧之状,雕刊奇怪,非人工所及也。其初降时,凡有邑民侵据本观庄田,即蜚于田所,放大光明。邑民惊惧,即以其田还观,莫敢逗留。南平王闻其灵异,遣使取炉,至江西供养。忽一日失炉,寻之却至旧观。道俗目之为瑞炉。故丞相乐安公孙偓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