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第四百七 草木二(4 / 6)

太平广记 侠义小说 11023 字 1个月前

一人,历七镇使相而已。(原阙出处,今见《酉阳杂俎续》十)

唐相国李石,在河中永乐有一所宅子。庭中有一棵槐树,三个枝,其中有两枝直过堂前的屋脊,有一枝达不到。李石兄弟三人,他和一个叫李而的都登相位,而一个叫李福的只做过七镇使相而已。

瘿 槐

华州三家店西北道边,有槐甚大,葱郁周回,可荫数亩。槐有瘿,形如二猪,相趂奔走。其回顾口耳头足,一如塑者。(出《闻奇录》)

华州三家店西北的道边上,有一棵槐树,特别高大,枝叶葱郁,环绕萦回,可以荫盖好几亩地。槐树上有瘤子,形状就像两头猪在互相追逐奔跑。反复地看那两头猪的口、耳、头、足,全都象用泥塑的。

荆根枕

贾人张弘者,行至华岳庙前,忽昏懵,前进不可,系马于一金荆树而酣睡。马惊,拽出树根而去。寤,逐而及之。树根形如狮子,毛爪眼耳足尾,无不悉具。乃于华阴县,求木工修之为一枕,献于庙。守庙者常以匮锁之。行人闻者,赂守庙者百钱,始获一见。(出《闻奇录》)

商人张弘,走到华岳庙前,忽然感到晕眩,不能继续前进,就把马拴到一棵金荆树上,自己就地酣睡。马好像受到惊吓,拽出树根来拖着就跑。张弘醒来,追上马,发现那树根形状很像一只狮子,毛、爪、眼、耳、足、尾,全都具备。于是他就到华阴县,找木工修理加工成一个狮形的枕头,献给庙里。守庙的常用柜子锁着它。听说这事的行人,要拿一百钱送给守庙的,才能获准看一看。

五重桑

洛中愿会寺,魏中书侍郎王翊舍宅立也。佛堂前生桑树一株,直上五尺,枝条横绕,柯叶旁布,形如羽盖。复高五尺,又然。凡为五重。每一重,叶椹各异。京师道俗,谓之神桑。观者甚众。帝闻而恶之,以为惑众,命给事黄门侍郎元纪,伐杀之。其日云雾晦冥,下斧之处,流血至地,见者莫不悲泣。(出《洛阳伽蓝记》)

洛中的愿会寺,是魏时中书侍郎王翊舍宅建起来的。佛堂前长出一棵桑树,直上五尺,枝条横出,树叶旁生,葱茏茂密,形如羽盖。又高五尺,又是这样一重枝叶,共是五重。每一重的叶和椹都不一样。京城的人们,不管是道是俗,都说这是神桑。前来观看的人很多。皇帝听了这事很厌恶,认为这是惑众,就命令给事黄门侍郎元纪前去砍伐这棵桑树。这一天云低雾重,阴沉昏暗。斧子砍到树上,被砍之处立刻就流血到地,在场观看的人,没有不感到悲伤而哭泣的。

蜻蜓树

昔娄约居常山,据禅座。有一野妪,手持一树。植之于庭,言此是蜻蜓树。岁久芬芳郁茂。有一乌,身赤尾长,常止息其上。(出《酉阳杂俎》)

过去娄约住在常山,坐在座上。有一个村野中的老女人,手持一棵小树,把它栽到娄约的庭院当中,说这是蜻蜓树。年头多了,这树枝叶繁茂,气味芬芳。有一种身体赤红尾巴很长的鸟雀,常常止息在这棵树上。

无患木

无患木,烧之极香,避恶气。一名噤娄,一名桓。昔有神巫曰瑶眊,能符劾百鬼,擒魑魅,以无患木击杀之。世人竞取此木为器,用却鬼,因曰无患木。(出《酉阳杂俎》)

无患木,把它点燃,气味极香,避邪恶之气。一名叫“噤娄”,一名叫“桓”。过去有个神巫叫瑶眊,能用符咒降伏百鬼,擒妖捉怪,用无患木击杀这些鬼怪。世人争抢着弄这种木头做器县,用它驱鬼避邪,因而就叫无患木。

醋心树

杜师仁尝赁居。庭有巨杏树。邻居老人,每担水至树侧,必叹曰:“此树可惜。”杜诘之。老人云:“某善知木病,此树有疾,某请治。”乃诊树一处,曰:“树病醋心。”杜染指于蠹处尝之,味若薄醋。老人持小钩披蠹,再三钩之,得一白虫,如蝠。乃傅药于疮中。复戒曰:“有实,自青皮时,必标之。十去八九,则树活。”如其言,树益茂盛矣。又云:“尝见《栽植经》三卷,言木有病醋心者。(出《酉阳杂俎》)

杜筛仁曾经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