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名怀风。时人或谓之光风。风在其间常肃然,日照其花有光采,故名曰苜蓿怀风。茂陵人谓之连枝草。(出《西京杂记》)
乐游苑中自然长出一棵玫瑰树。树下生长着许多苜蓿。苜蓿一名怀风。当时的人们有的叫它光风。风生苜蓿当中常常是肃然而止的。日照之下,它的花光彩焕然。所以起名叫“苜蓿怀风”。茂陵人叫它“连枝草”。
踯躅花
南中花多红赤,亦彼之方色也,唯踯躅为胜。岭北时有,不如南之繁多也。山谷间悉生。二月发时,照耀如火。月余不歇。(出《岭南异物志》)
南中一带的花多半都是红色的,红色也就是那地方的代表色,而踯躅花的红色是最突出的。岭北也时或有踯躅花,但是不如南方繁多。南方的山谷之间全都长生着踯躅花。一到二月花开时,阳光一照,就像漫山遍野燃着火。花开一个多月也不停歇。
凌霄花
凌霄花中露水,损人目。(出《酉阳杂俎》)
凌霄花中的露水,能损害人的的眼睛。
分枝荷
汉明帝时,池中有分枝荷,一茎四叶,状如骈盖。实如玄珠,可以饰珮。(出《酉阳杂俎》)
汉明帝时,水池中养有分枝荷,一茎生四叶,样子就像四个并列的车盖。分枝荷的籽实像黑色珍珠,可以做成饰物佩戴。
夜舒荷
灵帝时,有夜舒荷,一茎四莲。其叶夜舒昼卷。(出《酉阳杂俎》)
灵帝的时候有夜舒荷,一根茎上生四朵莲花。它的叶夜间舒展而白天卷缩。睡莲花
睡莲。南海有睡莲,夜则花低入水。(原阙出处,今见《酉阳杂俎》十九)
南海有一种叫“睡莲”的花,每到夜晚,花就自己低入水中。
碧莲花
宣平(“宣平”原作“唐室”,据陈校本改)中太傅相国卢公,应举时,寄居寿州安丰县别墅。尝游芍陂,见里人负薪者,持碧莲花一朵。公惊问之。答曰:“陂中得之。”卢公后从事浙西。因使淮服。话于太尉卫公李德裕。德裕令搜访芍陂,则无有矣。又遍寻于江渚间,亦终不能得。乃知向者一朵,盖神异耳。(出《尚书故实》)
宣平年间,太傅相国卢公应举时,寄居在寿州安丰县的别墅。有一次他去游芍陂,看见一个背着柴草的乡下人,手中拿着一朵碧色莲花。卢公吃惊地问他是从哪里弄到的。他回答说:“是从陂中得到的。”卢公后来到浙西提任“从事”这一官职,顺便出使淮水。他对太尉卫公李德裕说了碧莲花的事。李德裕让他到芍陂去搜寻求访,却没有找到碧莲花。又遍寻于江渚之间,也终究未能得到,这才知道以前的那一朵,大概是神物。
染青莲花
唐韩文公愈之侄,有种花之异。闻其说于小说(“小说”二字原阙,据明抄本补)。杜给事孺休典(“典”原作“与”,据《北梦琐言》改)湖州,有染户家,池生青莲花。刺史命收莲子归京,种于池沼,或变为红莲,因异之。乃致书问染工。染工曰:“我家有三(“三”原作“公”,据陈校本改)世治靛瓮,尝以莲子浸于瓮底,俟经岁年,然后种之。若以所种青莲花子为种,即其红矣。盖还本质,又何足怪?”乃以所浸莲子寄之。道士申匡图,又见人以鸡矢和土,培芍药花丛,其淡红者悉成深红。染之所益信矣。伪蜀王先主将晏驾,其年,峨眉山娑罗花,悉开白花。又荆文献王未薨前数年,沟港城隍,悉开白莲。一则染以气类,一则表示凶兆,又何疑哉?(原阙出处,明抄本“作出《北梦琐言》”)
唐朝韩文公韩愈的侄子,有种花的奇艺。这是从琐记杂谈一类的书中知道的。给事杜孺休主管湖州,那里有一户以染衣为业的人家,池子里生长着青莲花。杜刺史让收取了这种青莲花的花种,回到京城种到池子里,有的却变成了红莲花。杜给事感到很奇怪,就写信去问那位染工。染工回信说:“我家有一个用过三代的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