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第四百九 草木四(6 / 6)

太平广记 侠义小说 12260 字 1个月前

靛青的大瓮,曾经把莲子浸泡在瓮底下,等浸过一年,然后再种上它。如果用所种的青莲花子当种子,那它就变红了。这是它恢复了本质,又有什么奇怪!”于是又把浸泡的莲花子送给杜给事。道士申匡图又见人用鸡粪和上土,培在芍药花丛下,那些淡红色的花都变成深红色的了。染色的效果更可信了。伪蜀王先主将死的那一年,峨眉山上的娑罗花,全开白花。荆文献王未死前的几年,沟港城隍,开放的全都是白色的莲花。一则是受气候物类影响,一则是表示凶兆,又有什么可疑呢?

三朵瑞莲

伪蜀主当僭位,诸勋贵功臣,竞起甲第。独伪中令赵廷隐,起南宅北宅。千梁万拱,其诸奢丽,莫之与俦。后枕江渎,池中有二岛屿。遂甃石循池,四岸皆种垂杨,或间杂木芙蓉。池中种藕。每至秋夏,花开鱼跃。柳荫之下,有士子执卷者,垂纶者,执如意者,执塵尾者,谈诗论道者。一旦岸之隈,有莲一茎,上分两歧,开二朵。其时谓之太平无事之秋,士女拖香肆艳,看者甚众。赵廷隐画图以进,蜀主叹赏。其时歌者咏者不少。无何,禁苑中有莲一茎,歧分三朵。蜀王开筵宴,召群臣赏之。是时词臣已下,皆贡诗。当时有好事者,图以绘事,至今传之。

伪蜀主刚刚登位,各位有功显贵之臣,竞相修造甲第,而伪中令赵廷隐建造的南宅北宅尤为显耀。这宅子盖得千梁万拱,奢华富丽,无以伦比。宅子后边靠近一条河流。池中有两个小岛子,就用石头砌起来。四岸全种上杨柳,或间杂一些木芙蓉。池中种莲花。每到夏秋之季,花开鱼跃,景致很美。柳荫之下,有捧卷读书的,有垂弦钓鱼的,有手执如意的,有手执拂尘的,有谈诗论道的。一天早晨,池岸拐弯处,有一棵莲花茎上分为两歧,并开两朵。那时候可谓太平无事之秋,男男女女,拖香肆艳,赶来观看的络绎不绝。赵廷隐把它画下来送进宫中,蜀主叹赏不已。那时候咏叹它的不少。不久,禁苑中的一棵莲花,一分三歧,并开三朵。蜀主大摆酒宴,召集群臣前来观赏。这时候,词臣以下的全都献诗。当时有好事的,把这并开的三朵莲花画了下来,一直留传到现在。

苏州进藕,其最上者名伤荷藕。或云,荷名;或云,叶甘为虫所伤;或云,故伤其叶,以长其根。近多重台荷,实中又生花,亦甚异也。(出《国史补》)

苏州献进荷花藕,其中最上等的叫“伤荷藕”。有的人说,这是荷的名称;有的说,是荷叶甘甜,被虫咬伤的意思;有的说,是故意弄伤它的叶,让它的根快长。近来有许多重瓣的荷花,荷花的籽实上面又生花,这也是非常奇异的事。

莲 实

石莲入水沉,唯煎碱卤能浮之。雁食之,粪落山中,百年不坏。相传橡子落水为莲。(出《酉阳杂俎》)

石莲入水就沉底,只有煎碱卤能使它浮起来。雁吃了它,随雁粪落入山中,百年不会朽烂变坏。相传是橡子落入水中变成了莲。

芰一名水菜,一名藓苔。汉武昆明池中,有浮根菱,根出水上,叶沦波下,亦曰青水芰。玄都有芰,碧色,状如鸡飞,名翻鸡芰。仙人凫伯子常采之。(出《酉阳杂俎》)

芰另有一名叫“水菜”,还有一名叫“藓苔”。汉武帝的昆明池中,有浮根菱,根长出水面,叶长在水中,也叫作“青水芰”。玄都有一种芰,碧绿色,样子像鸡飞,名叫“翻鸡芰”。仙人们常采它。

菱,今人但言菱芰。诸解草木书,亦不分别。唯伍安贫《武(“伍安贫武”原作“五安货五”,据《全唐文》七六一改)陵记》,言四角曰芰,两角曰菱。今苏州折腰菱多两角。荆州有僧,遗段成式一斗郢城菱,三角而无芒,可以挼莎。(出《酉阳杂俎》)

芰,现在的人只叫它“菱芰”。各种解说草木的书,也都不作分别。只有伍安贫的《武陵记》,说四个角的叫芰,两个角的叫菱。现在苏州的折腰菱多半是两个角的。荆州有个和尚,送给段成式一斗郢城菱,三个角而且没有芒刺,可以用它揉搓莎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