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第四百二十 龙三(3 / 7)

太平广记 侠义小说 11059 字 1个月前

的禁令绝对严重,不奉上天之命擅自行雨,杀头之罪不是小事,有掉脑袋的危险呢!我们试说一个办法,差不多可以成功,不知长老能不能去做?”玄照说:“那就说给我听听吧!”三个老头说:“少室山的孙思邈处士道高德重,一定能使弟子的灾祸解脱。那就可以马上下雨了。”玄照说:“贫道知道孙处士在山中,但是不知道他的道行,又怎么能如此呢?”三个老头说:“孙公的仁义,不可估量。仁义之心附着于济世的药方,造福于万代。他的名望已经在天宫里登记入册,实在是个世外高人。如果他能说话相救,保证没有问题。只要长老先与他约好,如果他答应了,立即就依你的话去做。”于是他们就把救护的办法告诉了玄照。玄照到孙思邈的住处去,诚恳地拜谒,人情礼数特别谨慎,坐定许久才说:“孙处士以贤德明哲的气度,把济助于苍生为己任,现在极旱,寸苗不长,百姓叫苦不迭,焦渴干枯如此,施用仁哲的时候到了。希望你开恩,救一救天下百姓。”孙思邈说:“我没能耐才遁入山野,凭什么功力有助于人呢?如果有什么可以施与百姓,保证不能吝惜。”玄照说:“贫道昨天遇到三条龙,让他们下点雨,他们都说,不奉上帝的命令擅自行雨,杀头之罪不轻,只有孙处士德高功大,能把他们救下来。我特意来表示心愿,请处士斟酌。”孙思邈说:“只要可以办到,我没什么顾惜的。”玄照说:“下雨之后,三条龙逃避罪责,投到处士居所后边的池子里隐蔽。当有异人来捕捉他们的时候,处士向来人说明白,把他打发走,三条龙就会免罪。”孙思邈答应下来。玄照回山,在路上遇到三个老头,玄照就把孙思邈的意思告诉了他们。他们约好一天一夜,如期下雨,淋淋洒洒,滋润千里。第二天玄照来谒见孙思邈,说话之间,有一个样子奇特的人,直接来到后边的池畔,嘟嘟囔囔地念起咒语,一会儿,池水结为冰,立刻有二苍一白三只水獭从池中出来。那人就用赤色绳索把三只水獭捆绑起来,要带走。孙思邈上前打招呼说:“这三个东西的罪,就是处死也是应该的。但是他们昨天擅自下雨,是我让他们干的,希望饶过他们,并请代我向上帝请求,不要责罚他们了。”那人听了这些话,立刻便解开绳索把他们放了,自己提着绳索离去。过了一会儿,三个老头向孙思邈致谢,想要酬谢他。孙思邈说:“我住在山谷之中,用不着什么东西,不需要报答。”三个老头回身又拜见玄照,要为他效力。玄照说:“住在山中,一个是吃,一个是穿,此外什么也不需要,不用什么报酬。”三个老头再三要求,玄照便说:“前山挡路,来往很不方便,你们可以把它搬走吗?”三个老头说:“这是一件小事,只要别怪怨风雷太大就行,马上就可以办。这天晚上,雷霆大作,狂风四起,到了早晨才风停雨住。寺前的土山没了,豁然开朗,平坦如掌。三个老头又来,叩谢而去。孙思邈的道行最高,不图他们报答,尤其令人敬佩。

王景融

唐前侍御史王景融,瀛州平舒人也。迁父灵柩就洛州,於埏道掘着龙窟,大如瓮口。景融俯而观之,有气如烟直上,冲其目,遂失明。旬日而卒。(出《朝野佥载》)

唐朝前侍御史王景融,是瀛州平舒人。他迁移父亲的灵柩到洛州,在墓道里挖到一个龙窟,龙窟像瓮口那么粗。王景融俯身往下观看,有一股烟气从洞里冲上来,冲了他的眼睛,他就失明了。十天后他死了。

凌波女

玄宗在东都,昼寝于殿,梦一女子容色浓艳,梳交心髻,大帔广裳,拜于床下。上曰:“汝是何人?”曰:“妾是陛下凌波池中龙女,卫宫护驾,妾实有功。今陛下洞晓钧天之音,乞赐一曲,以光族类。”上于梦中为鼓胡琴,拾新旧之声为《凌波曲》。龙女再拜而去。及觉,尽记之。因命禁乐。自(“自”字原阙,据明抄本补)与琵琶,习而翻之。遂宴从官于凌波宫,临池奏新曲。池中波涛涌起复定,有神女出于波心,乃昨夜之女子也。良久方没。因遣置庙于池上,每岁祀之。(出《逸史》)

唐玄宗在东都洛阳,白天在殿中睡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