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第四百五十六 蛇一(6 / 9)

太平广记 侠义小说 15661 字 1个月前

洞,只听见有哭诉的声音说:“砍伤我了!”还有的说应当交给雷公,让他用霹雳杀死他。不一会儿,打雷下雨了,霹雳就在章的头上滚动,章苟跳着大骂说:“老天使我贫穷。尽力耕田恳荒,蛇来偷吃我的饭,罪在蛇的身上,反而用雷劈我吗?真是无知的雷公。雷公如果来了,我就用小矛刺他的肚子。”不一会,云雨渐渐散了,霹雳转到蛇洞里了,蛇死了几十条。

太元士人

晋太元中,士人有嫁女于近村者。至时,夫家遣人来迎,女家好发遣,又令女弟送之。既至,重门累阁,拟于王侯。廊柱下有灯火,一婢子严妆直守,后房帷帐甚美。至夜,女抱乳母涕泣,而口不得言。乳母密于帐中,以手潜摸之,得一蛇,如数围柱,缠其女,从足至头。乳母惊走出,柱下守灯婢子,悉是小蛇,灯火是蛇眼。(出《续搜神纪》)

晋代太元年间,有个读书人把女儿嫁到附近村子。到了时候,夫家派人来接新娘,女家也妥善地送走女儿,还让新娘的妹妹送姐姐。到了夫家以后,只见重重迭迭的门户楼阁,与王侯之家差不多。廊柱下有灯火,一个女仆妆束严整直立地守在廊柱下,后房的帐幕非常华美。到了晚上,新娘子抱着乳母哭泣,不敢说话。乳母藏在帐里,用手偷偷地摸那床,摸到一条蛇,象几抱的柱子那么粗,缠绕着新娘子,从脚缠到头。乳母吓得跑了出去,就看见廊柱下守灯的女仆,全是小蛇,而灯火就是蛇的眼睛。

慕容熙

西晋末,慕容熙光始三年,熙出游还,城南有柳树如人呼曰:“大王止。”熙恶之,伐其树,下有蛇,长一丈。至六年,熙为冯政(按《晋书》载记,“政”当作“跋”。)所灭。(出《广古今五行记》)

西晋的末期,慕容熙光始三年,慕容熙出游回来的时候,城南有棵柳树象人一样呼叫说:“大王请止步。”慕容熙很厌恶这件事,就命人砍断了柳树,树下有一条蛇,有一丈长。到光始六年,慕容熙被冯政消灭了。

邛都老姥

益州邛都县有老姥家贫孤独,每食,辄有小蛇,头上有角,在柈之间。姥怜而饲之,后渐渐长大丈余。县令有马,忽被蛇吸之,令因大怒,收姥。姥云:“在床下。”遂令人发掘,愈深而无所见,县令乃杀姥。其蛇因梦于令曰:“何故杀我母?当报仇耳!”自此每常闻风雨之声。三十日,是夕,百姓咸惊相谓曰:“汝头何得戴鱼。”相逢皆如此言。是夜,方四十里,整个城一时俱陷为湖,土人谓之邛河,亦邛池。其母之故宅基独不没,至今犹存。鱼人采捕,必止宿。又言此水清,其底犹见城郭楼槛宛然矣。(出《穷神秘苑》)

益州的邛都县有个老妇人,家里贫穷,孤独一人,每当吃饭时,就有一条小蛇,头上有个肉冠,在碗盘之间爬动,老妇人可怜并喂它吃的。后来渐渐长大,有一丈多长。县令有匹马,忽然被蛇吸去吞吃了,县令因而大怒,收押了老妇人。老妇人说:“蛇在我的床下。”县令就派人去挖掘,挖得越来越深却什么也没看见,县令就杀了老妇人。那条蛇因而托梦于县令说:“为什么杀我的母亲,我一定为她报仇。”从此就经常听到下雨刮风一样的声音。三十日的这天晚上,百姓们都吃惊地对见到的人说:“你的头上为什么顶着鱼?”凡相遇的人都这样说。这天夜里,方圆四十里,整个城一下子都陷下去成为一片湖泊,当地人叫它邛河,也叫邛池。只有老妇人的旧住宅的宅基没有淹没,到现在还在。打鱼的人来捕鱼,一定在那里停下住宿,又说,这里的水很清,湖底还能清楚地看见城郭楼槛。

天门山

天门山,山多峻秀,岩谷逶逦。有大岩壁直上数千仞,草木交连,云雾拥蔽。其下有迳途微细,行人往,忽然上飞而出林表,若升仙,遂绝世。如此者渐不可胜纪,往来南北,号为仙谷。时有乐于道者,不远千里而来,洗浴岩畔,以来升仙,在(“在”字原缺,据明抄本补。)此林下,无不飞去。会一夕,有智能者谓他人曰:“此必妖怪,非是仙道。”因以石自系,而牵一犬入其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