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第四百九十六 杂录四(3 / 6)

太平广记 侠义小说 9837 字 1个月前

韦 皋

韦皋在西川,凡军士将吏有婚嫁,则以熟锦衣给其夫氏,以银泥衣给其女氏,各给钱一万。死丧称是,训练称是,内附者富赡之,远游者将迎之。极其赋敛,坐有余力,以故军府盛而黎甿重困。及晚年为月进,终致刘辟之乱,天下讥之。(出《国史补》)

韦皋在西川时,凡是军士将吏有嫁娶的,就赠给男方熟锦衣,赠给女方银泥衣,再各给一万钱。办丧事和训练兵士也采取这种办法。归附的,待遇优厚;远道而来的,将官出去迎接。极力地聚敛,坐在那里就获得丰足的财力,因此军府满仓而百姓困顿。到了晚年是按月征税,终于导致刘辟作乱,被天下人讥笑。

陆 畅

李白尝为《蜀道难》歌曰:“蜀道难,难于上青天。”白以刺严武也。后陆畅复为《蜀道易》曰:“蜀道易,易于履平地。”畅侫韦皋也。初畅受知于皋,乃为《蜀道易》献之。皋大喜,赠罗八百匹。及韦薨,朝廷欲绳其既往之事,复阅先所进兵器,刻“定秦”二字。不相与者,因欲构成罪名。畅上疏理之云:“臣在蜀日,见造所进兵器,‘定秦’者匠名也。”由是得释。(出《尚书故实》)

李白在《蜀道难》中写道:“蜀道艰险,胜过上青天。”李白借此讽刺严武。后来陆畅写了《蜀道易》,说“蜀道易,胜过走平地。”陆畅借此谄媚韦皋。当初陆畅受到韦皋的知遇,就写下《蜀道易》献给他。韦皋非常高兴,赠给他八百匹罗锦。等到韦皋死了,朝廷想追究陆畅以往的事,又查到他先前所进的兵器上面刻着“定秦”二字,那些与陆畅关系不好的,想因此给他定罪。陆畅上奏疏辩解说:“我在蜀地时,看到制造那些进献的兵器,知道‘定秦’是个工匠的名字。”陆畅因此获释。

马 畅

马燧之子畅,以第中大杏馈窦文场,以进德宗。德宗未尝见,颇怪之,令中使就封杏树。畅惧进宅,废为奉诚园,屋木皆拆入内。(出《国史补》)

马燧的儿子马畅,把家里的大杏子赠给窦文场,而又进献给了唐德宗。唐德宗没见过这么大的杏子,感到很奇怪,就命令中使立刻查封杏树。马畅害怕进入那宅院,就把宅子作废改成奉诚园。屋木都拆下来放入内院。

吴 凑

德宗非时召拜吴凑为京兆尹,便令赴上。凑疾驱,诸客至府,已列筵矣。或问曰:“何速?”吏曰:“两市日有礼席,举铛釜而取之。故三五百人馔,常可立办。”(出《国史补》)

唐德宗破格下诏任命吴凑为京兆尹,命令他立即上任。吴凑策马疾驰,与各宾客到达官府时,宴席已摆好。有人问:“怎么这么快?”小吏答道:“两个市场每天都备有礼席,拿锅去取就行,所以三五百人的饭,常常可以立即办好。”

袁 傪

袁傪之破袁眺,擒其伪公卿数十人。州县大具桎梏,谓必生致阙下。傪曰:“此恶百姓,何足烦人?”乃遣笞臀逐之。(出《国史补》)

袁傪打败袁眺,捉到敌伪公卿几十人。州县衙门准备了大量脚镣手铐,说一定要把他们活着送到京城。袁傪说:“这些刁民,哪里值得麻烦人。”就下令杖打屁股然后驱逐他们。

李 勉

故相李勉任江西观察使时,部人有父病盅。乃为木偶人,置勉名位,瘗于其垄。或发以告勉,勉曰:“为父禳灾,是亦可矜也,舍之。”或曰:“李勉失守梁城,亦宜贬黜。”议曰:“不然,当李希烈之怙乱,其锋不可当,天方厚其罪而降之罚也。矧应变非长,援军不至,又其时,关辅已俶扰矣,人心摇动矣。以文吏之才,当虎狼之隧,乃全师南奔,非量力者能乎?”(出《谭宾录》)

已故宰相李勉任江西观察使时,部队里有个人的父亲神志惑乱,这个人就做了一个木偶人,写上李勉的名字职位,埋到坟墓里,被人看见告诉了李勉。李勉说:“替父消灾,值得同情,放了他。”有人说:“李勉没有守住梁城,应贬官罢黜。”议论说:“不应这样。李希烈作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