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第四百九十六 杂录四(4 / 6)

太平广记 侠义小说 9837 字 1个月前

之际,势不可挡,上天正先增加他的罪而后再惩罚他。况且情况变化莫测,援兵不到,加上当时边关京畿已开始动乱,人心开如动摇。用文官的才能,阻挡虎狼的行为,为保全军队向南开拔,不能正确估计自己力量的人能办到吗?”

于公异

李晟平朱泚之乱,德宗览收城露布曰:“臣已肃清宫禁,祗谒寝园。钟虡不移,庙貌如故。”上感涕失声,左右六宫皆呜咽。露布乃于公异之辞也。议者以朝廷捷书露布,无如此者。公异后为陆贽所忌,诬以家行不谨,赐《孝经》一卷,故坎坷而终。(出《国史补》)

李晟平定朱泚作乱。唐德宗看到收复城池的捷报上写着:臣已经清除宫室之乱,恭敬地拜谒了陵园,那里钟虡未动,庙堂依旧。”皇上感动得失声流泪,大臣后妃们也都哭了。这封奏书是于公异写的。议论的人们认为,写给朝廷的报捷书,没有比得上这一份的。后来陆贽忌恨于公异,诬告他家风不严,皇帝就赐给他《孝经》一卷。于公异历经坎坷而逝。

邢君牙

贞元初,邢君牙为陇右临洮节度,进士刘师老、许尧佐往谒焉。二客方坐,一人仪形甚异,头大足短,衣麻衣而入。都不待宾司引报,直入见君牙。拱手于额曰:“进士张汾不敢拜。”君牙从戎多年,殊不以为怪,乃揖汾坐(“坐”字原缺,据明抄本补),曾不顾尧佐(“佐”下原有“汾坐”二字,据明抄本删)、师老。俄而有吏过桉,宴设司欠失钱物。君牙阅历簿书,有五十余千散落,为所由隐漏。君牙大怒,方令分折去处。汾乃拂衣而起曰:“且奉辞。”牙谢曰:“某适有(陈校本“有”作“以”)公事,略须决(“决”原作“次”,据陈校本改)遣,未(“未”原作“来”,据陈校本改)有所失于君子,不知遽告辞何也?”汾对曰:“汾在京之日,每闻京西有邢君牙上柱天,下柱地。今日于汾前,与设吏论牙三五十千钱。此汉争中?”君牙甚怪,便放设吏,与汾相亲。汾谓君牙曰:“某在京应举,每年常用二千贯文,皆出往还。剑南韦二十三,徐州张(“张”字原空缺,据黄本补)十三,一日之内,客有数等,上至给舍,即须法味。中至补遗,即须煮鸡豚(“鸡豚”二字原空缺,据黄本补)或生或鲙。”既而指师老、尧佐云:“如举子此公之徒,远相访,君僎胡而已,何不如此耶。”尧佐矍然。逡巡,二客告辞而退,君牙各赠五缣。张汾洒扫内厅安置,留连月余,赠五百缣。汾却至武功,尧佐方卧病在馆,汾都不相揖。后二年及第,又不肯选,遂患腰脚疾。武元衡镇西(“西”原作“四”,据陈校本改)川,哀其龙钟,奏充安抚巡官,仍摄广都县令,一年而殂。(出《乾鐉子》)

贞元初年,邢君牙担任陇右临洮节度职务的时候,进士刘师老和许尧佐去拜见他。二位客人刚刚坐下,有一个仪表很奇特的人,头大脚小,穿着粗布衣服走了进来。也不等侍从人员进去通报,一直进去会见邢君牙,把手拱起放在额前说:“进士张汾不敢行大礼。”邢君牙当了多年的军人,一点也不认为奇怪,就回了礼请张汾坐下,竟不理睬许尧佐和刘师老。不一会儿有个官吏送来案卷,宴设司亏空丢失了钱和物。邢君牙查看帐册,有五十多千钱没有上帐,被经手的差役隐瞒脱漏了。君牙非常生气,正要派人去查清楚钱的去向,张汾就拍拍衣服站起来说:“暂且告辞了。”邢君牙道歉说:“我恰好有点公事,需要略作处理,对你并没有失礼的地方,不知道你急忙地告辞是为什么呢?” 张汾回答说:“我在京城的时候,常常听说京西有个邢君牙是个顶天立地的人物。今天在我的面前,和一个设吏谈论自己的三五十千钱,这种男人怎能符合这样的评价呢?”邢君牙觉得很奇怪,就打发走设吏,和张汾亲近起来。张汾对邢君牙说:“我在京城参加考试的时候,每年常常花用二千贯钱,都花在与别人的往来上。剑南的韦二十三,徐州的张十三,一天的时间里,客人有好几等。上等的客人有给舍,就需要讲究味道;中等的客人有补遣,就需要炖上鸡肉和猪肉,还有的是生拌,有的是鱼块。”接着指着刘师老和许尧佐说:“像这一类参加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