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5謝太傅稱王修齡曰:「司州可與林澤游。」
126諺曰:「揚州獨步王文度,後來出人郗嘉賓。」
127人問王長史江□(彪幾換林)兄弟群從。王答曰:「諸江皆復足自生活。」 128謝太傅道安北:「見之乃不使人厭,然出戶去,不復使人思。」
129謝公云:「司州造勝遍決。」
130劉尹云:「見何次道飲酒,使人欲傾家釀。」 131謝太傅語真長:「阿齡於此事故欲太厲。」劉曰:「亦名士之高操者。」
132王子猷說:「世目士少為朗,我家亦以為徹朗。」
133謝公云:「長史語甚不多,可謂有令音。」 134謝鎮西道敬仁:「文學鏃鏃,無能不新。」
135劉尹道江道群「不能言而能不言」。
136林公云:「見司州警悟交至,使人不得住,亦終日忘疲。」 137世稱「苟子秀出,阿興清和。」
138簡文云:「劉尹茗柯有實理。」
139謝胡兒作著作郎,嘗作王堪傳,不諳堪是何似人,咨謝公。謝公答曰:「世冑亦被遇。堪,烈之子。阮千里姨兄弟,潘安仁中外。安仁詩所謂『子親伊姑,我父唯舅』。是許允婿。」
140謝太傅重鄧僕射,常言:「天道無知,使伯道無兒。」
141謝公與王右軍書曰:「敬和棲托好佳。」
142吳四姓舊目云:「張文,朱武,陸忠,顧厚。」
143謝公語王孝伯:「君家藍田,舉體無常人事。」 144許掾嘗詣簡文,爾時風恬月朗,乃共作曲室中語。襟情之詠,偏是許之所長。辭寄清婉,有逾平日。簡文雖契素,此遇尤相咨嗟,不覺造膝,共叉手語,達於將旦。既而曰:「玄度才情,故未易多有許。」
145殷允出西,郗超與袁虎書云:「子思求良朋,托好足下,勿以開美求之。」世目袁為「開美」,故子敬詩曰:「袁生開美度。」
146謝車騎問謝公:「真長至峭,何足乃重?」答曰:「是不見耳!阿見子敬,尚使人不能已。」
147謝公領中書監,王東亭有事應同上省。王后至,坐促,王、謝雖不通,太傅猶斂膝容之。王神意閒暢,謝公傾目。還謂劉夫人曰:「向見阿瓜,故自未易有。雖不相關,正是使人不能已已。」
148王子敬語謝公:「公故蕭灑。」謝曰:「身不蕭灑,君道身最得,身正自調暢。」
149謝車騎初見王文度,曰:「見文度,雖蕭灑相遇,其復□(心音)□(心音)竟夕。」
150范豫章謂王荊州:「卿風流俊望,真後來之秀。」王曰:「不有此舅,焉有此甥?」 151子敬與子猷書,道「兄伯蕭索寡會,遇酒則酣暢忘反,乃自可矜。」
152張天錫世雄涼州,以力弱詣京師,雖遠方殊類,亦邊人之桀也。聞皇京多才,欽羨彌至。猶在渚住,司馬著作往詣之。言容鄙陋,無可觀聽。天錫心甚悔來,以遐外可以自固。王彌有俊才美譽,當時聞而造焉。既至,天錫見其風神清令,言話如流,陳說古今,無不貫悉。又諳人物氏族,中來皆有證據。天錫訝服。
153王恭始與王建武甚有情,後遇袁悅之間,遂至疑隙。然每至興會,故有相思。時恭嘗行散至京口射堂,於時清露晨流,新桐初引,恭目之曰:「王大故自濯濯。」
154司馬太傅為二王目曰:「孝伯亭亭直上,阿大羅羅清疏。」 155王恭有清辭簡旨,能敘說而讀書少,頗有重出。有人道孝伯常有新意,不覺為煩。
156殷仲堪喪後,桓玄問仲文:「卿家仲堪,定是何似人?」仲文曰:「雖不能休明一世,足以映徹九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