剪灯新话卷二(7 / 10)

剪灯新话 笔记小说 17740 字 2个月前

结云昏昏。

音容杳杳见不到,心绪纷乱无法理。谨含哀而奉吊,希望你对此有感!呜呼哀哉,尚飨!从此以后,美女就断绝了踪影。滕生独自住在旅店里,就好像死了妻子一样。考试的日期已经迫近,滕生再也没有心思入院参加,就惆怅地回到了家乡。亲戚朋友问他缘故,滕生这才全部告诉他们,大家都感叹惊奇。滕生后来终身没有娶妻,到雁荡山去采草药,就再也没有回来。

牡丹灯记

元朝末年方国珍占据浙东的时候,每年元宵,都要在明州挂灯五夜,全城百姓不分男女,都能纵情往观。

至正二十年,有一个姓乔的书生,居住在镇明岭下,因为刚刚丧偶,独居郁闷无聊,就没有出去游玩,只是靠着门口站着而已。正月十五这天晚上,三更过后,游人已渐渐稀少,这时,他忽然看到一小丫环,提着一盏双头牡丹灯在前面导引,一个美女跟随在后面,年纪大约十七八岁,穿着红裙绿祆,体态袅娜轻盈,正缓缓朝西走去。

乔生在月光下仔细观看,只见美女很年轻,容貌姣好,真是国色天香。乔生神魂飘荡,不能控制自己,竟尾随她们而去,有时走在她们前面,有时走在她们后面。走了几十步,美女忽然回过头来微微一笑,说:“当初并没有约会,今天竟然在月下相遇,似乎事出有因,并非偶然啊。”乔生闻言,即刻快步走向前去向美女揖拜说:“寒舍近在咫尺,佳人能否光顾?”美女听了,并无为难或拒绝的意思,立即叫了一声丫环:“金莲,你提了灯笼一同前往罢。”于是那名叫金莲的丫环就返回了原路。乔生与美女手拉着手到了家,与她非常亲昵,乔生自认为古人在巫山、洛浦所遇到的神女、美女,这中间的欢乐,也不过如此。乔生问起她的姓名住址,这美女说:“我姓符,丽卿是我的字,漱芳是我的名,是已故奉化州判的女儿。父亲亡故后,家事衰败,既没有兄弟,又缺少同族亲属,只剩我孤身一人,于是就与金莲寄居在湖西。”乔生闻言,就留她住下。美女姿态艳丽,言语柔美。当晚,低垂帏帐,二人同床共枕,极尽男欢女爱之情。

待到天亮,女子就告别而去;等到夜幕降临,她又来到这里,就这样,差不多有半个月的光景。

邻居有个老翁很怀疑,就在墙壁上凿了个洞偷看,只见一个红粉骷髅与乔生并排坐在灯下,大为惊骇。第二天早上,他就质问乔生。乔生保守秘密,不肯说出事实真相。老翁说:“唉!你这人要有灾祸了!人乃是极盛的纯阳之物,鬼乃是阴间的邪恶污秽。今天你与阴间的鬼魅同居却不知觉,和邪恶污移的东西共宿却不醒悟,一旦体内的精气耗尽,灾殃就来临了,可惜青春年华,最终将成为黄土之下的过客,这是多么可悲呵!”乔生听了这番话,不由惊慌恐惧起未,就详尽对老翁说了缘由始末。老翁说:“她说寄居在湘西,你应当前去探访一下,那样,就可以知道实情了。”

乔生听从了他的话,直奔月湖西面,在长堤上,高桥下来往奔走,向当地居民察访,向过路客人询问,都说没有这个人。太阳快要下山了,于是乔生走入湖心寺稍事休息,走完东边长廓,又转向西边长廓,在长廓尽头见有一个暗室里面有客死者灵柩一具,白纸上面写着:“故奉化符州判女丽卿之柩。”灵柩前悬挂了一盏双头牡丹灯,灯下站立一个纸俑婢女,背上写着“金莲”二字。乔生看了以后,吓得毛发倒竖,浑身上下长起了鸡皮疙瘩,连忙奔跑出寺,连头也不敢回。当天晚上,乔生就在邻居老翁家借宿,一脸忧愁害怕的样子。老翁说:“玄妙观的魏法师,是已故开府王真人的弟子,他所写的驱鬼辟邪的符在当今是数一数二的,你应该赶快前去求求他。”

第二天天亮,乔生急忙赶到道观。法师看到他来,惊诧地问:“你身上的妖气很重,为了什么事来到这里?”乔生详细叙述了那件事情,法师听了,就把两道朱符授给他,让他把一道放在门口,一道放在床榻上,并告诫他不得再去湖心寺。乔生接受了符回家,如法安放,从此以后,美女果然不来了。

一个月以后,乔生前往衮绣桥拜访一个朋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