蓬也渐渐长大。剖开一看,里面各有五粒莲子,正好与晁采所送的莲子数目相合。文茂赶紧把这奇异之事写信告诉了晁采。晁采阅信后,兴奋地说:“并蒂并蒂,当结伉俪,这是它的征候。”随后,用一张高丽纸,裁剪粘贴成鲤鱼形状的信封,并在它的两面画上鳞甲,把信放在它的“腹”中。信里寄给文茂一首诗:花笺制叶寄郎边,的的寻鱼为妾传。
并蒂已看灵鹊报,倩郎早觅买花船。
时光荏苒,转眼入秋,两人鱼雁往来不断,可是一直没有合适的机会相会。偶有一天晁采的母亲去别家参加婚宴,晁采马上派人告诉文茂。文茂一听,欣喜若狂,连夜登门,两人多年的愿望终于实现了。早晨起来梳洗完毕,竟还难舍难分,不忍相别。临别前,晁采剪下一缕青丝赠给文茂,并说:“希望您能珍藏这束墨发,以求早日缔结白发之约。”文茂回家后,就把它收藏在枕边。每当头一落枕,便觉兰香郁烈,香馥之气袭人心脾。因而寄诗给晁采说:几上金猊静不焚,匡床愁卧对斜曛。
犀梳金镜人何处,半枕兰香空绿云。
自从上次鱼水相得之后,两人再也没有相会的机会。时值秋末,寒风渐寒。晁采无聊至极,便写了一首抒发离别相思之苦的诗,派丫环送给文茂。诗中说:珍簟生冷夜漏余,梦中恍惚觉来初。
魂离不得空成病,面见无由浪寄书。
窗外江村钟响绝,枕边梧叶雨声疏。
此时最是思君处,肠断寒猿定不如。
文茂接到晁采的诗,也极感伤,立刻回诗酬答道:忽见西风起洞房,卢家何处郁金香?
文君未奔先成渴,颛顼初逢已自伤。
怀梦欲寻愁落叶,忘忧将种恐飞霜。
惟应分付青天月,共听床头漏渐长。
两人虽然寄诗抒情,但还是无由相见。晁采心中抱憾不已,终日郁郁不乐,身体消瘦,神形枯凋。母亲觉得有些不大对头,便再三询问丫环。丫环见隐瞒不住,就道出了原委。晁采的母亲叹息道:“才子佳人,自应有此缠绵之情。然而自古郎才女貌者多难成眷属,我今天当成全他们。”于是,就拜托媒人,让两人喜结良缘。
偷香
《晋书·贾充传》:贾午,是太尉贾充的小女儿。韩寿,字德真,南一陽一堵一陽一人,是魏国司徒韩暨的曾孙。他相貌英俊,举止潇洒,被贾充征召为司空掾。
贾充常宴请宾客,每次请客时,贾午都在窗户眼里往外偷看。她见到韩寿,面露喜悦之色,忙问身边的丫环:“认识这个人吗?”丫环说:“他叫韩寿,我曾在他家做过工。”贾午听了丫环的话,很是感慨,梦中常与韩寿相见。后来,这个丫环到韩寿家,对韩寿叙说贾家小姐的心意,并告诉韩寿,小姐天生丽质,美貌绝伦。韩寿一听,心生爱意,便写了一封信让丫环带回去,给他们牵线搭桥。丫环回到贾府,把韩寿的信交给了小姐,还转述了韩寿对她的倾慕之情。贾午见了信,听了丫环的话,心神激荡,立刻修书一封,让丫环再送给韩寿,邀他晚上来家中相会。
韩寿不仅人长得俊美,而且劲捷过人,功夫不浅,见小姐邀他夜间相会,很是激动,好不容易熬到夜深人静,急忙来到贾府院外,腾地一下越过高墙,进入小姐闺房。贾午与韩寿私通的事,除那位传递书信的丫环外,别人一概不知,贾充更是蒙在鼓里,但他却感觉到女儿的心情比平日愉悦畅快。
此时,西域献给皇上一些香料,这东西香气甚浓,只要沾上一点,其香气就会月余不断。皇上很喜欢这些贡品,把它当作宝物,只赏赐给贾充和大司马陈骞。贾午却偷偷地把这皇帝赏给父亲的宝物送给韩寿。一次宴会,贾充的部下和韩寿相邻而坐,闻出他身上的芬馥之气与西域的香料气味相同,便将此事告诉了贾充。贾充一听,猜出女儿与韩寿有私情,但他仍然百思不得其解,这府上门阁森严,墙高院深,韩寿怎么进来得呢?于是,就在夜里假装有盗贼,让人在墙里墙外巡视,看看有什么动静。巡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