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十 情中私(6 / 10)

古今情海 笔记小说 18350 字 2个月前

的人禀报他说:“没什么动静,只是东北角好像狐狸走了一趟。”贾充很生气,便拷问贾午身边的丫环,丫环见老爷动怒,非常害怕,遂详细说出了事情的原委。贾充了解了事情的经过,怕张扬出去有辱门风,也就没加追究,反而把女儿许配给韩寿。后来,韩寿官至散骑常侍、河南尹。

春思满红船

《名媛诗归》:福州的太守吴君,是江右人。他有个未成年的女儿,聪明伶俐,容貌秀美,很得他们夫妇喜爱,视为掌上明珠。只要外出,总是带在身边,生怕有个闪失。

吴君在福州任期满后,乘船返回京城,当船行至淮安版闸时,突然刮起了大风,恶浪不断向船舱涌来。船无法行进,只好靠岸泊船,等风平浪静再走。邻船有位姓江的太原南人,带着一位十六岁的少年,这少年名字叫做情。他长得眉清目秀,雅态可绘,且又知书能文,聪明过人。他读书的地方,正与吴女卧室的窗口相对。吴女常从窗洞中偷看江情,江情也流转目光迎对,尽管两心相通,但总也找不到合适的机会表达爱慕之情。一天,吴家的丫环到船边洗衣服,江情看到后,忙拿给她好吃的东西贿赂她,向她打听吴女是否订婚。丫环说:“我家小姐还没婚配。”江情一听很高兴,又问:“小姐识字吗?”

丫环说:“识字。”于是,江情就在一张纸上写了几个难认的字,对丫环说:“这几个字我一时记不起来,请你替我向小姐求教。”吴女见到字后,微微一笑,一个一个细看了一遍,说:“哪有秀才不认字的!”丫环把小姐的话告诉了江情,江情知道可以打动她的心,就做了一首诗来表白心迹。诗云:空复清吟托袅烟,樊姬春思满红船。

相逢何必蓝桥路,休责沧波好月天。

吴女见了江情的诗,心里很高兴,但仍假装生气地说:“彼此萍水相逢,怎么竟用这等轻薄的诗句来撩拨人!你这小贱货,竟然背着我给他传信,我要告诉老爷,让他来惩罚你!”

丫环以为小姐真的生了气,便跪在地上再三求饶,请小姐开恩宽耍吴女见自己的目的已经达到了,又笑着说:“起来吧!

我饶你这一次,我写一首诗骂他一顿解解恨,你再给我送去。

“说着,用一张绿色的小纸写了一首诗:自是芳情不恋春,春光何事惨闺人。

淮流清浸半边月,比似郎心向我亲。

江情读了吴女的诗,心花怒放,让丫环告诉吴女:“晚上开窗敬候小姐光临。”吴女听了丫环转述的话,嗔怪道:“我乃名门闺秀,自幼胆小,怎能轻易涉足舱外,他难道没长脚吗?

“江情理解了吴女的意思,便在更深人静之时,蹑手蹑脚登上了吴家的船板。此时,吴女正在船头倚栏远眺,好似等候月出。

她见江情上了船,欢喜雀跃,挽着江情的胳膊进了自己的卧室,两人只恨相见太晚,至今才有这缠绵之情。随之神魂颠倒,如胶似漆,云雨巫山之后,便朦胧进了梦乡。岂料后半夜风顺月明,两家的船都解缆起航。这两艘小船所行方向相反,顷刻之间便相距百里之遥。

第二天早上,商人江翁一看儿子不在船上,以为是夜里上厕所掉到淮河里淹死了,便急忙返航回来寻尸。可是找捞了半天,什么也没捞到,只好痛哭一场,悲切而去。

再说江情早晨起来穿好衣服,想溜回自家的船上,可是一瞅,船已不知去向,不禁焦急万分。吴女也怕得不行,无计可施,只好让他先在床上躲藏起来。白天吃饭时就分给他些吃的,晚上就让他出来与自己同床共卧。这样躲躲闪闪过了三天,江情沉溺于美色,毫无考虑父母远离。

吴女的嫂子见小姑子整整三天没出舱门,吃的饭又比平时多,觉得奇怪。便在夜里偷偷地到小姑子的窗外探看,竟见小姑子和一个年轻美貌少年窃窃私语。她就把看到的情景告诉了婆婆。婆婆以为是诬陷之词,把她训斥了一顿,还警告她:“如果再瞎说,小心我扯烂了你的嘴!”儿媳退出后,吴老太转念一想,儿媳从不说谎,看来事情并不那么简单,便在当日晚亲自拐着一双小脚去察看,隔窗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