佳人七九郎,婚姻何故不相当。
红绡帐里求欢处,一朵梨花压海棠。
陈后山《诗话》也戴绝句云:
偎他门户傍他墙,年去年来来去忙。
采得百花成蜜后,为他人作嫁衣裳。
又王雅宜七十岁时娶了个小妾,许高一陽一嘲笑他说:七十做新郎,残花入洞房。
聚犹秋燕子,健亦病鸳鸯。
戏水全无力,衔泥不上梁。
只烦神女意,为雨傍高唐。
五 似
《裴子语林》:东晋大臣桓温,字元子,是明帝司马绍的女婿。他对自己的长相与风度很满意,自以为可以和汉宣帝刘询、西晋将领刘琨相媲美。有人把他和王莽相比,他大不高兴。
东晋穆帝司马聃永和年间,桓温率兵攻打前秦苻坚,因军粮不足,半路而退。来的路上,也是在北方,找到一位能做针线活的老年婢妇,一打听,竟是当年刘琨的婢女。
婢女一见桓温,便潸然泪下。桓温觉得很奇怪,便问她为什么哭。她回答说:“您特别像当年的刘司空(指刘琨)。”桓温一听很得意,便出去正了正帽子,抻了抻衣服,又进来问道:“你看我哪儿长得像刘琨?”婢女说:“眼睛很像,但您的眼睛太小:脸庞很像,但您的脸庞单薄;胡须很像,但您的胡须太红;形体很像,但您的形体太短;声音很像,但您的声音女人气。”桓公本想听些恭维他的话,没想到把他比得不成样子,气得他摘了帽子,脱掉外衣,倒在床上蒙头大睡。这种不痛快的情绪,持续了好多天。
此事岂可使卿有勋耶
《世说新语》:元帝生了皇太子,很高兴,下令赏赐群臣。
大臣殷洪乔谢道:“皇子诞生,普天同庆;臣无功勋,愧受厚赏。”中宗笑着说:“这事怎么可以使你有功勋呢?”
兄妹相谑
《诚斋杂记》:宋代大文学家苏子瞻有个小妹,善于写词作赋,日繁慧多辩,但她长得不太漂亮,尤其是额头宽而凸,子瞻常拿她这个缺欠处开玩笑说:莲步未离香阁下,梅妆先露画屏前。
小妹也不示弱,应声道:
欲叩齿牙无觅处,忽闻毛里一声传。
因为苏子瞻胡须又多又长,所以小妹也就此开他的玩笑。
小妹那年刚刚十岁,听到的人莫不大笑。
便是皇后也少那两块不得
《轩渠录》:范师厚是个滑稽幽默的人,一次,他去平江,太守郑德象问他这儿的妓一女哪个漂亮,师厚说:“王蕙、赵芷姿色不凡。”德象说:“赵芷不是不好,但她脸上的颧骨太高。
”师厚不同意他的看法,以诙谐的口吻说:“南方的妇人,岂有没颧骨的,就是钱大王的皇后,也少不得那两块。”
必为人呼作白猴耳
《玉泉子》:白敏中作丞相时,曾想招前进士侯温作女婿,这种想法酝酿了好久。他的妻子卢氏说:“你身为宰相,愿意来作女婿的多了,咱们既已姓白,再以侯氏儿子为女婿,肯定会被人称作白猴。”敏中听妻子一说,也就放弃了这种打算。
酒楼题壁
《行都纪事》:浙江吴兴县月河的莫氏,自称名门望族。
他常说:“我祖父在大观年间曾在贵族大学读过书,以一精一通《春秋》而驰名远近。”一天,他来到一座酒楼饮酒,见墙壁上题有一行字:“春三月,公与夫人会于此楼。”这行字本是一位轻薄少年携带娼妓在此饮酒随便题下的。莫氏竟提笔在那行字的下面续题道:“夏大旱,秋饥,冬雨雪,公薨。君子曰:‘不度德,不量力,其死于饥寒也。应该呀!”’见到这几行字的人,无不大笑。
鳏夫续娶登车妇诗
《余墨偶谈续集》:有位鳏夫续娶了一位再婚的妇人,况两人将词名牌集合在一此作了一首律诗戏谑道:双双燕语柳初新,灼灼花娇点绛唇。
青玉案温初有赠,红罗绸暖默舍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