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二十三 情中浪(5 / 12)

古今情海 笔记小说 21316 字 1个月前

,身当伏诛。陛下对我恩爱有加,不依法治我死罪,特叩首谢恩。

”武帝见此情形,下诏免她死罪。公主这才起身梳好头发,穿好鞋,走到东厢房,亲自把董偃带了来。董偃戴着头巾,佩着套袖跟着公主来到殿前跪了下来。公主引见说:“馆陶公主的厨师、臣民董偃味死拜谒陛下。”董偃磕头参拜,武帝让他起身,赐给他衣服帽子。公主亲自上菜端饭,把盏敬酒。席间,董偃见皇上不直呼他的名字,而称他为“主人翁”,特别高兴。

公主又奏请皇上,请他赐封董偃为将军列侯从官。武帝答应了公主的请求,还另赏董偃金银丝帛若干。自此以后,董偃贵宠起来,天下闻名。而各郡国的走马斗狗之徒,杂耍踢球之人,舞刀弄剑之客纷纷聚集到董偃的门下。董偃常陪同武帝在北宫游戏,或观两鸡相斗,或看狗马相争,追欢逐乐,很受皇上宠爱。于是,武帝在宣室设宴,款待公主,并让掌管皇宫传达通报的官只引董偃入宫饮酒。

此时,大臣东方朔佩带着剑戟来到殿下,他把剑戟朝身后推了推上前劝谏道:“董偃身犯三种该杀的罪,怎么能赦免他呢?”武帝很诧异地问:“此话怎讲?”东方朔说:“董偃以平民之身私侍公主,这是他的第一条罪状;败坏男女风化,扰乱婚姻秩序,有损于国家的制度礼仪,这是他的第二条罪状;陛下刚值韶华之年,正该潜心于文化经典,专注于帝王之业,驰骛于舜尧之道,倾心于夏商周三朝,而董偃非但不遵经守礼勉励皇上勤奋学习,反而引导您沉溺于靡丽奢侈,流连于声色犬马,极耳目之欢,行邪枉之道,走一一婬一一辟之路,他真能称得上是国家之大贼,皇上之大害,众一一婬一一之首脑,这是他的第三条罪状。从前,伯姬燔而诸侯惮,陛下您打算怎么办?”武帝默然沉思了良久才说:“我已经把酒宴摆好,只此一次,下不为例。

”东方朔说:“不行,宣室乃先帝的正殿,不是协商国家政治法席的大事,不能到那殿里去。今天让那一一婬一一乱的行为渗透进去,必将酿成大患。春秋时齐桓公因为宠爱善于拍马的近臣竖貂,才导致了易牙等人的专权乱国;而鲁国因为杀了庆父才得以保全领土;周王室则是除掉了管蔡才有了安宁的局势。”武帝说:“好吧!”遂下诏把酒宴改在北宫举行,让人带着董偃从东司马门入宫,并将东司马门更名为“东交门”。赏赐给东方朔三十斤黄金。自此以后,武帝对董偃的宠爱逐渐衰弱。董偃在刚刚三十岁时便死去了。

几年后,馆陶公主死去,与董偃合葬在陕西霸陵。此后,公主贵人多不遵礼制,追其源流,是始于董偃。

咏蔷薇

《玉堂闲话》:李秀兰是个才女,五六岁时就能作诗。一天,他父亲抱她在院子里玩,她见了蔷薇花,便作了一首诗,诗的尾联云:经时未架却,心绪乱纵横。

父亲听了她的诗,很生气地说:“这孩子将来长大了一定会写文章,但也是个失行的妇人。”这话后来竟不幸言中。

二十余女更番侍寝

《滦一陽一杂录》:门人王廷绍说:沂州有一个人因贫穷而卖掉了妻子,妻子去了将近两年,有一天忽然自己回来了。她说,刚刚被卖时,有人领她到了一户人家,很快来了一个道士,带着她进山。她心里又怀疑,又害怕,但自己已经被卖,也没有办法。道士让她闭上眼睛,就听见耳旁风声飕飕。过了一会儿,道士让她睁开眼睛,看到自己已经到了一座很高的山峰上。那里房屋华丽整洁,有二十多个妇女都过来问候,说这是仙人住的地方,一点也不苦。她问到这里做什么事,妇人们说:“轮流侍候祖师睡觉。”并告诉她这里金银如山,珠宝、翡翠、锦绣及奇珍异果无数,所役使的都是鬼神,随叫随到,吃穿日用,可以与王侯相比,只是每月要忍受一回小痛苦,但也没有什么坏处。然后指点着告诉她:这是仓库,这是厨房,这是我们住的地方,这是祖师住的地方。妇人们又指着最高处的两间房子说:这是祖师拜月亮拜北斗的地方,这是祖师炼银子的地方。

妇人们也有仆役供给使用,但没有一个男子。从此以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