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陪伴和侍奉女神,以求得福报。有些人有了病,女巫也总是说触犯了三姑,必须虔诚祷告。于是,愚夫愚妇们总是急忙准备了羊猪牛三牲,到庙里祈求免灾,而庙里的僧人却闭门不接纳,没完没了地索取费用。这要看来者家境的贫富,富者至少要祈求三十次才让进庙。庙里的僧人以此作为财源。地方上有一个姓杨的庠生,是庙里的护法神,与僧人相互勾结,瓜分收入。
相传,祷告时一定要选择美貌少年,带入庙里哀求,尤其见效。
这真是太可笑了。据说,三姑娘是吴江芦墟人,住在三白荡旁边,年龄约十六七,自命美丽无比,与其他男人偷偷往来,她的父亲发觉后,把她沉到湖里淹死,后来成为鬼怪,这已经有很长时间了。道光六年十一月,我的朋友徐既若做了青浦少府。
在此之前,有一个叫倪皋的孝廉,把有关情况上报按察使司,按察使司颁行公文,予以禁止。又有一姓徐的人与姓杨的庠生争利,互相到松江府控告,好几年没有判决。徐既若到任后,毅然亲自前往庙中,看到果然有这事,便锁拿三姑娘的塑像下船。塑像着浓妆,纤细小脚,体态可爱。当时围观者有几千人,都认为不可亵渎神明,跪下叩头,请求宽免,害怕引发灾祸。
徐既若把塑像运回后,放在县衙的堂下,放火烧毁,诉案也随之了结。乡民的愚昧困惑竟然达到了这样的地步。后来传说,东岳庙附近有一乡下妇人半夜里忽然说起梦话,说自己是三姑神,想求人用船送自己过河,迁往远处。妇人的丈夫稍微迟缓了一下,三姑神大哭说:“天已经亮了,恐怕来不及了,这也是气数啊!”说完,一切平静。这正是徐少府锁拿三姑神的那一天。
童朴斋
《右台仙馆笔记》:我的同乡童朴斋,家住新市镇,钱财很多。他家庭院深邃,前后两楼各有五间房,童朴斋因眷属不多,就用前楼作卧室,空出后楼存放杂物。一天晚上,童朴斋听到后楼有乒乓响声,也不觉得怪异。第二天晚上,则听到后楼话语嘈杂,彻夜不停。天亮后,童朴斋前往察看,刚上台阶就听见有人说:“居停主人来了。”接着,中门打开,出来一个老头,红颜白发,身材魁伟,衣帽整洁,邀请童朴斋进入屋内。童朴斋平常很有胆量,知道他们是妖怪,但丝毫不惧。进到屋内,只见桌椅虽然都是童家原有的,但陈设一新。桌子上摆着鼎彝等礼器,墙壁上悬挂着字画,架子上放着书籍,地上铺着厚厚的地毯,桌椅上面都覆盖着锦褥,正中悬挂着四盏珠灯,系着的缨穗金光灿灿。坐稳后,老头自称姓钟,名紫霞,陕西华一陰一人,携带家眷遍游名胜古迹,昨天从虎邱来,将游览西湖,还要去天台山、雁荡山观景。不料妻子忽然得病,想暂借童家的楼房停放行李物品,将来一定会有报酬,并请他不要让外人知道。老头说话温文尔雅,和蔼可亲。童朴斋恭敬地答应了。过了一天,童朴斋又穿戴整齐,前往拜访。老头让一名童子上茶,除此之外不见有别人,却听到楼上有绵绵细语,像有几十个人。老头对童朴斋说:“来而不往,确实非礼,但老夫是世外人,习惯于懒散疏淡,不能回访,请勿怪罪。”自此以后,童朴斋无事时经常前往钟紫霞的住所,喝茶谈天,一谈就是一天。老头有时也准备酒菜,邀请童朴斋。喝酒之间,老头纵论今古和经史百家,如数家珍。每当谈起宋元明三朝的事情,就像亲身经历了一样,而谈起北宋以前,则只说个大概。
童朴斋偶尔问起吉凶祸福,老头回答说:“顺道则吉,从逆则凶,理所当然,用不着去推测。”老头又擅长书画,可以一面临《兰亭序》,一面模仿南宫氏的泼墨山水画,曾画了一幅扇面赠给童朴斋。童朴斋很珍爱这些东西。当时正值初夏,木香花盛开。童朴斋的女儿名叫颖姑,已经九岁了,独自前去采花,看到一位美妇人倚靠栏杆站在那里,头裹黑色手巾,上身穿紫色衣服,下身穿白色裤子。一个头发垂下来的侍女招着手叫颖姑,颖姑不肯前往。美妇人亲自出来拉颖姑的手,颖姑才跟着进入房内。老头正端坐读书,笑着说:“颖姑来了,可以到楼上去坐。”到了楼上,陈设比楼下更好。几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