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一回 化善医宗交感脉 客人货出孝廉家(2 / 3)

东度记 神魔志怪 4890 字 1个月前

妇,为公的见理不明,抑郁作病。可怜你父不知,受此灾难。”甘连笑道:“先生既说诊脉,为何老母伸出手,却又不诊便知其病?”化善道:“男女授受不亲,况以二指按妇女之手,若是贤良君子,一心怜病者受苦,那点精神专在按脉中寻病;若是混俗先生,心肠邪慝,自不作主,纵诊得亲切,怕有几分捉拿不住。看你母手,便知母脉;推你母脉,便知父病。总是媳妇不敬孝姑,姑心狭隘,不能宽下。媳妇面前背后,有怨姑之言;姑婆冷言热语,在公前生怪媳之谤。那做公公的,巴不得婆媳和顺,一有违言,抑郁成病。我医家却究根因在此。”化善说了,只见婆子在后堂大笑起来,说:“我先生医人病,枝连藤,藤连枝,虽不是病的原由,却倒也有几分说着。真真是两个媳妇性格不纯,咒公骂婆。我老头子知了,也时常生病。却如今天理昭彰,两上都重病卧床,恹恹待死。这样不孝媳妇,医药怎得效灵?”化善道:“老儒人,休得要说此话。我医家有割股之心,一则要你婆媳相安,二则要你媳妇孝顺。你媳妇必先孝顺,你婆媳自然往后相安。若是媳妇不孝顺,婆媳不相安,公姑致病尚小,你主家之子致病却大。一旦你甘连有病,叫人怎医?”甘连听了,惊慌起来,说:“先生必非凡俗之医。我小子定有调停之法,父母要紧,妻妾一凭存亡便了。”化善笑道:“此固一味良药,还要两味在人内眷。他如不急早发出这两味药来,莫说重病,便是小疾亦难得愈。”

妻妾有婢传入,说摇串铃的先生如此如此说。妻妄忙叫婢传出,问道:“先生要两味甚药?”化善道:“一味敬公,一味孝婆。这两味药到心便愈。”婢子传入,妻妾你说我,我说你,把平日不是悔悟过来。一个道:“我若病好,把公公当个活菩萨。”一个道:“我若疾愈,把婆婆当个亲生母。”二人只发了这两句,忽然病减几分。甘连深信先生是个神医,乃问姓名住处。化善却也不隐,乃说了五言八句,说道:

家住显灵庙,高僧即我师。

但愿有病者,居心自转思。

种种诸恶业,皆是病根基。

纲常真药物,背了不能医。

化善说罢,往门外飞走而去,临去回头看着甘连,说:“这病根都在你脉上。要脉平复,庙殿后来寻我。”甘连口里才叫:“先生慢行,待小子奉几贯药金。”化善道:“我是救人病要紧,不计利积阴功的。”说罢径去。却走到远里,只见一个老者,在田间冒暑热耕田种地,两个后生汉子却安坐在树荫之下,面前放着茶罐,他二人一递一盏儿吃。化善见了,忖道:“这精壮汉子,却不耕田,乃叫那老汉力作,想是少壮的家主,老年的佣仆。可怪他为甚的前世不修,今生造下个老不安闲。但世间有一等道理不明的,爱惜其子,宁自劳筋苦骨;又有一等不知养老孝父的逆子,自却偷安,背了天伦,怎叫冥司肯宽一笔之注?我心爱老,且变一个行路过客,探问他个情由。”化善摇身一变,变了一个客人。怎生打扮,只见他:

头戴一顶凉帽,身披两截麻衣。一囊行李压肩皮,三耳草鞋脚系。张着遮日小伞,横拖挽手鞭儿。手中油纸扇频挥,口说好炎天气。

客人走到树荫之下,看着两个汉子道:“天气暑热,途路难行。如你二位在这树荫,乘风吃茶,快活!快活!”汉子答道:“耕田种地,吃辛受苦,红汗白流,哪里快活?”客人道:“比如那田间的老者,便就不快活。这等老年,累筋苦骨,有子孙可代,自己该受快活。想必是二位的老力作?”汉子道:“是我老官人。”客人问道:“可叫做石戒么?”汉子道:“不是,不是。”客官你问石戒怎么?”客人道,“他也有名,故此问他。”汉子道:“石长者是我亲邻。说起话长,且请问客人贵处,往何地公干过我这村乡?”客人道:“小子远村为客,贩卖些货物,顺过贵村。只因天暑,借此树下乘凉。”汉子忙把茶一盏,递与客人,道:“凉茶吃一盏。且问客官,贩的是甚么宝货?”客人道:“小子贩的是人家必用的一宗宝货,老老小小,少它不得。”这个汉子道:“甚么物件,便老小少它不得?若是少了却怎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