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现实挑了挑眉梢,看了眼满身颓气的少年,咂舌道:“朕已经将谢卿许你,这么大的喜事,怎么还愁眉苦脸的?”
萧承野闻言,眉眼垂下,“臣弟不敢。”
萧承野在琢州长大和建宁帝交情并不深,他也不信奉儒家做派,不喜那些需的,只是保持该有的作为臣子的本分。
“罢了,”建宁帝见少年心情不好,索性直接直说了:“你私下招安琢州内地的起义军之事朕已经听母后说过了,本该定你谋反之罪,但朕念手足之情再饶你一次。”
说罢,建宁帝示意萧承野上前:“过来,朕有要事与你商议。”
萧承野蹙眉上前,在天子的书案前停下,俯身行礼:“皇兄?”
建宁帝支颌,“西北边境有小规模的叛乱,起义军规模不大,不足五万人,大多都是没有铁器的百姓,这些人和主力部队不一样,若是能招安最好不过。”
建宁帝:“你自小在琢州长大,了解民风,待他日你成婚后,朕封你为大将军,你去帮朕把这件事办了如何?”
萧承野简直不敢相信这句话是从青年太子口中说出来的。前小月余,他多次进宫和天子说起这件事,更是举荐了破玄和谢太尉前去镇压,但一一被男人拒绝萧承野错愕地抬眸看着龙椅上的男人。
萧承野:“皇兄,这是让臣弟带兵回琢州去?”
“呃,”建宁帝闻言有些尴尬:“兵没有,不过朕可以给你一千人派送你回去,等你回去之后,找卫将军借。”
少年闻言,本如雾霭笼罩的眸子似被水洗过,他直接抬眸看去,滑了滑喉:“臣弟……”
若回涿州,一去一回少说要月余时间,且不说要与阿淮两地分居,阿淮身上还有情毒未解开,他们还没生孩子……可,那可是他梦寐以求的机会,能上阵杀敌的好机会。
萧承野的母妃被匈奴人杀害,若是能解决周琢州起义军的招安,那这支军队为他所用,他日涿州铁骑踏平漠外,就是他为母亲报仇、为大周效力的好机会。
少年心动了。
建宁帝一眼便看穿了少年人的心思,他慵懒地靠着龙椅,似乎胜券在握:“怎么样?”
却见少年的头似拨浪鼓摇了起来:“皇兄,臣弟舍不得阿淮,这件事能不能再等等?”
建宁帝:“。”
建宁帝一拍脑门:“罢了,朕给你两个月的时间,回去好好想想,若你不做,这件事朕便交给其他人了。”
谢少淮从丞相府回家,路过闹市,心情不错便带着青松下了马,步行在闹市里穿行。
天子大赦天下,长安城内热热闹闹办了场祭天大典,天子还拨款在长安城内建设府学,给长安城内六岁以上弱冠以下的少男少女办官办的学堂。即便是学堂刚刚开始动工,百姓们喜悦还是肉眼可见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