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章(2 / 2)

从此圣人不再踏入含凉殿一步,顾凛更是由梅傅姆亲自抚养,直到四岁开蒙这才进了崇文馆受西席教导。

奈何李老太傅李则年岁到了,致仕回了赵郡,不再踏足盛京。

至此一直到顾凛加冠却并未封王,一直在十六王宅到皇子府住了两年,圣人将其擢升至户部,又遥领朔方,封作朔方节度使,这才在朝堂上说得上话,更是凭借朔方军的功绩站稳了脚跟,故而在建昌二十三年加封宣王,宅邸也搬至胜业坊,以待迎娶王妃。

可以说这么些年王爷走得尤为艰难,身后不像旁的皇子有母家支持,朝堂之上更有师长相护,就连圣人从始至终也都是冷眼旁观,瞧他孤立无援。

皇后李氏更是在为诸位皇子选妃时,待还是七皇子的顾凛尤为轻视,不是些小官小吏之流,便是高门望族家的庶女,还是在太后敲打之后,这才添了一批清贵出身的寒门后起之秀。

虞窈月的阿翁虞承谦曾在先帝朝时,与李则同为太傅,官拜殿中侍御史,是位规矩端肃,敢于直谏的纯臣。

也正因如此深受先帝,恰逢虞御史家逢弄瓦之喜,先帝一时高兴,便随手一指,挑了位生得唇红齿白的小皇孙。

后来虞窈月的阿翁病逝,刚在官场上初出茅庐的阿耶回乡丁忧,再度入仕却也只能外放地方。

好在功夫不费苦心人,待阿耶重返盛京官至吏部郎中时,却又赶上了皇后娘娘为诸位皇子选妃。

原本虞窈月只当自己是走个过场,谁曾想因她面生,反倒引人注目,皇后留意下来,待查明家中身世后,不由得想起先帝朝时那桩指婚的戏言。

李皇后有心试探圣人,便故意圈出诸位候选娘子的名字,唯独在为敲定七皇子妃的人选时犯了难。

圣人看过那份名录后,目光落在虞窈月这个分外陌生的名字上,故而向身边的总管太监徐克用问了句其女出自何家。

要说这徐克用早年在先帝朝时上不起眼,每每寒冬腊月手生恶疮,丑陋不堪,故而受尽轻视,唯独那人称铁面谏官的虞御史反倒是出言相帮,更是助他逃脱了那帮仗势欺人的小黄门。

昔年君无意之举投我以木桃,如今徐克用身为大内四大宦之一,那虞郎中又因此事求到他门前来,那么如今自然是报恩的好时候了。

是以,徐克用将先帝朝时那桩旧闻说与圣人听,又揣摩着圣意,说那七皇子鲜少寡言,后院里正是需要个知冷知热的贴心人。

虞家女自幼长在湖州,闻听东南之地的女子多是泼辣,并无盛京闺秀那般贞静娴雅,向来会是一朵热热闹闹的解语花。

徐克用这番明贬暗夸的话实打实地说到圣人心坎上去了,何况如今时局不稳,皇后此番明晃晃的试探,他更应该谋后而定才是。

只是圣人的良苦用心,鲜为人知,就连顾凛自己也不曾察觉一分半毫。

明日朝中诸臣结束休沐,便要上朝,顾凛如今这幅躯壳里装的是顾敛之,又如何能够应对那帮老狐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