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8章(2 / 2)

女黎氏,见过明尘师太,师太||安好。”

明尘望着她的眉目含笑:“黎姑娘。”

“今夜四爷只说带我去一处地方,小女不知是来白雀庵,更不知是来见师太,衣冠不整的,教师太见笑了。”阿慈说着低下头去,又抬手取下右手腕上一串念珠,“小女因出来得匆忙,来见师太也未备什么礼,只有这随身一串念珠,是我自幼便一直戴的,还望师太不弃。”

她这一晚出门前才换了衣裳,眼下退去斗篷,只见是一身桃红色绣雁衔芦花样的袄裙,长发挽着,倒不觉有什么衣容不整的,甚至举手投足,也很是落落大方。

她说时又要将那念珠奉上,明尘赶忙按住了她的手。

先时阿慈坐下时便在角落里,眼下与明尘两个一南一东,正是挨着的。

明尘的手按在她的手上,将她双手合起,连那念珠一道合好,道:“我既已出家,这些礼数早已经是不讲求的了。这念珠是你贴身之物,与你沾着灵性,我用之不妥,还是该你收着。姑娘不必自责,本也是我这儿子荒诞不经,突发奇想带你来此,莫说你从进门起便一直十分周到了,就是真有什么不合礼,又有何打紧的。姑娘的心意,贫尼心领,过会子姑娘回时,再带一卷贫尼手抄的佛经回罢。”

阿慈听了,忙要起身拜谢,又教明尘给劝住了。

她还拉着阿慈的手,又道:“今夜除夕,虽知你们定已用过了饭,但难能也是团圆夜,我备了一些小汤团,又与山下农家讨了一壶米酒来煮,不知你二人可还用得下?”

阿慈自然是连声应好的。

于是明尘又笑着拍了拍她的手,道:“那便好,我这会子去厨房中下锅煮它,你二人在此稍坐,我去去便来。”

明尘要往庵堂后厨去煮汤团,阿慈初来乍到的,不好说去帮她,高羡一个男子,出入庵堂厨房又不妥,便也没有起身。

于是两人只是留在原地坐着。

待到明尘走以后,阿慈方才得了空暇,仔细看了看屋中陈设。

只见一屋陈列十分简单朴素,与她在大昭寺中见过的那些僧尼禅房并无多大差别,唯独墙上挂了一幅画。阿慈瞧那宣纸很是名贵,连装裱亦十分精细,不由便多看了两眼。

画的内容倒是没什么稀奇的,但阿慈注意到那画作落款处的一枚红印,却很眼熟。

她细想了许久,方想起那好像是在端王府的书房中见过的,约摸是先帝还在潜邸时用的印。

她想到此处,忽又生出一种莫名的伤怀之情来。

阿慈正在出神,却见房门又被推开了,是明尘提了一只食盒回来。她一进屋,阿慈与高羡自是不好再坐着的,赶忙起身又随她往小桌旁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