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次走近,望着亮起的窗户,陈因因发现自己在仰着头看,心底浮出怪怪的感觉。似乎整个工人村,都在这栋绿房子的俯视下。
周锆忽然痛呼,“不行我肚子太疼了!陈叔因因你们先去吧。”
看着他狼狈的背影,陈因因皱起脸,“不闹肚子才怪!爸你知道他这一天吃多少东西么,八十来个饺子,四个饼,连架上的梨都被他啃了……”
直到绿房子门口,她还在念叨周锆。老陈不得不制止,提醒她端庄点,按响门铃。
门打开,黑洞洞地走出一条人。
月光洒落,屋檐的影子落他脸上。陈因因又看到了少年吸血鬼,一股凉意袭来。
“我们来拜访宋厂长”,老陈在外人面前颇有儒雅风度,说明来意后便被请进门。
吸血鬼没风度,随老陈进去,仿佛没看到身后还有个她。陈因因走进玄关,定睛看他颈后鳞片般重叠的淤青,想起昨日傍晚,想到午夜梦游。
“我想问一下”,陈因因叫住他,“你不会是叫宋微吧?”
他脚步停下,转身的瞬间一阵风,靠近她身侧伸手,冲门而去。不知是什么在摩擦,她视线里闪过静电引起的光。门在身后缓缓关上,“砰”。她无路可逃,他的目光才落过来。
“很遗憾我是,你认识我?”
我笔力有限,为先保证行文流畅,一些背景设定没有写很具体,可能会造成困惑,历史资料补充在这里。
黄海化工研究社,于 1922 年由“中国民族化学工业之父”范旭东先生成立,是我国历史上第一个化学研究团体。后于“久大精盐”和“永利制碱”合为“永久黄”化工集团。
抗战期间,受日军侵略影响,碱厂从天津内迁至四川乐山,建“新塘沽”,设新厂。
在阅读厂史时,我很惊讶,他们涉猎的生产范围非常广,从酿酒到微生物研究,不仅产精盐和纯碱,后期还生产化肥等。回顾“永久黄”的伟大,他们在战火中坚持生产,和外国商人斗智斗勇,以自身性命捍卫民族工业,真乃英雄史诗。
小橘写的文我怎么每一本都这么有代入感,小时候就是在老家那边的碱厂家属院生活的,后来碱厂和盐场合并成立了海洋化工集团才搬走,成年离家之前都是在盐碱地上生活,一边看文就一边怀念。这篇是有点穿越的意思嘛。爱看爱看
因为我是以天碱为原型的吧?? 之前有一次闲逛博物馆,看到一张收藏的厂刊报纸头版,刊载的是范旭东先生开厂宣言,当时就很震惊。我从没想过,每天生活的土地上有如此壮烈伟大的事,于是去搜罗了碱厂志还有很多旧书。碱厂志编纂得非常用心,连碱厂大院的建设平面图都有。我看完之后更是震撼,觉得这段历史真的值得写,但我总觉得应该是那种笔力很厉害的专业作家,用严肃文学的方式写。后来是刚好有这个征文,加上你鼓励呀(不是恭维),加上很想写美凤那样的女主角,加上1984刚好是个很特别的年份(奥威尔的1984寓言嘛,对改革开放来说也很特别),林林总总加一起,就融合成了这个故事的雏形。但我实在是第一次写年代+青春,一整个麻爪,还是得仰仗读者们多多建议??
我长大的那个碱厂当年就是天碱帮着建的,就很有代入感,这两章看得我很感动,多写,爱看
那个黄老师是穿越过来的吧?好神奇的感觉
黄老师?是说金老师嘛??
骚瑞,在微博刷到这本推荐之前,一直看别人在小红书讨论早知道十年前多买黄金吧啦吧啦……记混了对不起哈哈哈哈
哈哈哈哈哈哈没事哒,穿来的不是金老师??
真的有人穿越吗啊啊啊
很不幸,是的??
好看哦
Chapter 03
“别想赖掉水钱。”
陈因因回神后确定,昨晚是她伤心过度的幻觉,把电视上的剧情和梦境融汇。
宋微恍若未闻,转身往里走。这次,他走得很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