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0章(1 / 2)

那就这样吧。

林向晚回了好。

-

十月的第二天,林向晚独自去了江北市下辖的凉州镇,凉州镇在大山里,周边的村庄寥寥无几,一座山隔一个村,过去十分不方便,光是转车都要转三趟。

傍晚,余露在城区接到她。

“向晚,真是对不起啊!白天我们班一个小女孩发高烧,我送她去卫生院打完针才有空过来。”

越往下走越贫穷,人口受教育水平也远没有城区的人高,大多数人连普通话都不会讲,余露不放心林向晚一个人坐车进山,让她留在进山的城区等她过来,结果过来前突发状况,耽误到了现在。

没赶夜路,两人留宿在小旅馆,余露执意要付钱,林向晚不跟她抢。

上次见面还是六七年前,余露送林向晚去火车站,火车票的钱是余露出的,凌晨五点发车,余露就陪着她在候车大厅里等了一夜。

余露变了好多,她看起来不像才二十多岁的年轻人,容颜沧桑,林向晚觉得自己不够朋友,这些年她给余露转了很多钱,可是从来没亲自去她的家乡看看。

旅馆的床很小,动一下就吱呀作响。

“睡得习惯吗?”余露问她。

语气很愧疚,这儿的条件就这样,已经是镇上最好的旅馆了,林向晚毕竟从大城市过来。

被发现了,林向晚干脆又动了几下,床板响了好一阵,她笑嘻嘻地说:“睡得惯呀,睡大街都行。”

“那不能让你睡大街。”余露也笑。

“那个小妹妹怎么样了?”林向晚想起她来迟的原因。

余露叹了口气:“没大事,朵朵身体差,是小时候落下的病根,她也是个可怜孩子,妈妈很早就去世了,爸爸在外面打工,她一个人跟着奶奶住。国庆学校安排补课,天气突然转凉,昨天早上她从家来学校穿的太少了,感冒了,打了两针,宋老师和我说现在好多了。”

“那就好。”林向晚问,“你们国庆还补课啊?”

这点挺出乎林向晚意料的,禁止补课的政策很早就出台了,虽然大城市里家长们私底下还在偷偷卷,但她的印象中,农村的孩子放假了都撒开欢地玩。

“没办法,孩子们基础太差了。”余露不是不知道不能补课,不过她们那儿山高路远,教育局管不到,也懒得管,她语重心长道,“学校就我和宋老师两个回来支教的,其他老师水平参差不行,教育资源不够,对孩子们来说学习时间太重要了,回了家就要帮着做家务干农活。这两年稍微好点,去年有个女孩子考上了市里的重点中学,虽然只是平行班,但大多数家长都不反对补课了,只有极少数偏执的,我们还在努力争取。”

说这话的时候,余露放轻了语调,听起来不那么沉重,但林向晚知道,哪有那么容易,俗话说:“穷乡僻壤出刁民”。

“真不容易。”林向晚说,“我有什么能帮你们的吗?”

“你帮的已经够多了!”余露以前最喜欢的就是她这幅热心肠,谁的忙都想帮,“你给了那么多钱,我们每年都会给孩子们买新文具新衣服,我和宋老师还计划着到时候带几个孩子去大城市游学,见见世面。”

“好呀!去临港吧,来找我玩!”

“好。”两个年轻的女孩挤在一床被子里,余露牵着她的手,想到以前在临大,宿舍四个人一起出门玩,她和林向晚住一个房间,睡一张床,就像今天一样。

她说:“你能重新回临大读书,真的很好。”

第76章 月亮小学。

.

进山坐车要一个多小时, 余露在路边找了辆拉货的小面包车,用方言交流,林向晚听不懂, 但场面异常激烈, 最后余露笑笑,拉着她坐了进去,伸出三根手指,小声说:“三十块,我们俩。”

应该是说很划算。

“哇!”林向晚张大嘴巴, 趁司机没注意,真情实意地鼓了几个空心掌。

面包车老旧,堆了很多纸箱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