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余露让林向晚坐在窗边,自己挨着那些脏脏的货物。山路不宽,弯弯绕绕, 车窗摇下来, 清凉的山风带着自然的味道扑面而来。
林向晚从窗子外看出去,低矮的防护栏很新,山脚下是空的,绿绿葱葱铺满一层, 明媚的阳光洒下来,像仙境, 秋天还没路过这里。
“前两年有个年轻的大老板捐了很多钱,重新修了山路,进出方便多了。”余露说, “还帮我们建了新学校,一整栋教学楼!未来有一天每个教室一定都会坐满学生的。”
林向晚看过余露给她发的照片。
新教学楼建得特别漂亮, 每个教室都配备了崭新的桌椅,但目前整个学校只有六个班的学生,一个年级一个班,老师也不多,不同年龄段的孩子被迫在一起学习。
余露说朵朵是里面年纪最小的,今年才四岁,奶奶已经七十多了,她和宋老师在村里张罗开学事宜的时候发现她的,那么可爱的一个小姑娘,坐在门口玩泥巴,弄得灰头土脸的,没人照顾。
不如跟着她们一起去学校,正是长身体的时候,在学校还能吃个饱饭。
“哎,你们是月亮小学的老师?”司机师傅能听懂普通话,但不会讲。
“是的。”余露用普通话回他,又给林向晚翻译了一遍。
面包车往山下开,到了平坦道路,司机空了一只手从旁边的零钱堆里把那三十块潇洒地往后一扔。
“不早说!不收你们的钱!”
余露把钱还回去,这一带家里有子女的都知道月亮小学,对学校的老师也很尊敬,学校不收学费,老人们时不时就带点自家种的瓜果蔬菜过去。
平时便宜占多了,余露出门特不爱说自己是干嘛的,讲价归讲价,不是一回事儿。
司机又丢回来。
还威胁一句:“再推推拉拉的,等会翻车咯!”
余露只得把钱收下,下车前又偷偷把钱压在了旁边的纸箱子底下。
车停在月亮小学正门口,没有大门,教学楼天台上几根铁架支起颤颤巍巍“月亮小学”几个大字,如此简陋,却罕见地在旁边挂了个月亮,看起来似乎还是能发光的那种。
林向晚第一次感觉到了城市和农村的差距。
这里真的很贫穷,肉眼可见的贫穷,放眼望去,没有一栋楼房,平房倔强地生在大山中,又被大山打压,难见天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