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澜陪陈经理出去应酬客户,深水炸弹喝到三花聚顶,周四早晨起来还是有些宿醉,头痛欲裂。每每如是,沈文澜就会到小区外面的早餐摊子上喝一碗咸豆浆解酒。她常去的这家虽然价格略高,但用的是非转基因的大豆,也算物有所值,所以一直生意火爆,一座难求。
好在沈文澜向来很有吃福,见缝插针般找到了位子要了一碗咸豆浆,说起这咸豆浆,也可算是地域特色的一种,江浙一带的豆花和豆浆都习惯吃咸味,不少吃惯甜味的人都不能接受这种吃法,可这道咸豆浆在上海早餐界的地位可是非比寻常。大饼、油条、粢饭、豆浆并称为“四大金刚”,是多年前上海民众最常见最典型的早餐,其中的豆浆指的就是咸豆浆。
咸豆浆必须烫,不烫不熟吃了会拉肚子,而且只有烫的才好吃,早晨有一碗热腾腾的豆浆,出一身汗,舒畅清醒,新的一天就此开始了。咸豆浆里除了豆浆,还有油条片、紫菜、榨菜、葱花、虾米,调料有一勺酱油、一点醋、两三滴辣椒油,眼花缭乱,香浓鲜美,真是色香味俱全。
沈文澜才刚开始吃,坐在对面的一位老先生就提出了批评意见,“醋多了!”
老饕就是这样,对食物的要求精细到了最细微的细枝末节处,“其他东西的多少都可以依着自己的口味,可就这醋不能多一点也不能少一点!”这道传统小吃的诀窍就在于醋,只要几滴,多了豆浆凝结就会破坏口感,咸豆浆的情趣就在于此,缤纷快乐又有规有矩,如同带着脚镣跳舞一样,比起单纯加糖的甜豆浆岂不是诗意了许多吗?
这样有要求的人物沈文澜当然有心结识,更何况与有相同情趣的人搭讪本来就是沈文澜的天性,“老先生果然很懂吃啊,那请问这里有什么是过关的?”
这位老先生穿着仪态都很是讲究,一头银发梳得一丝不苟,笑容倒尚算亲切,“年轻人想不劳而获啊?”他理了理西装站起来,坐立时西装的裤脚伸缩也恰到好处,让即使是分不清品牌的沈文澜也能从做工处看出这套西装应该价值不菲,“如果下次有缘再见的话,我就告诉你吧!”
他笑笑。司机从马路对面过来请示道:“李先生,是不是要走了吗?如果再过一会儿就会遇到早交高峰了,容易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