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司记领命出了门,慈宁宫里只余下了太后一个人,刘司赞与邓彤史都在门外伺候,不得召唤都并不入内。

太后独自站立良久,复又走到橱柜前,翻出了皇帝早些年的涂鸦之作。

画中一左一右,是两个年轻的郎君,祁瞻徇执笔,赵子息握剑,一个深沉,一个明亮。

上面是赵子息题的字:高山流水。笔触干脆爽利。

太后端下灯罩,想要将画纸燃了,可就在火苗即将舔舐纸张页的前一刻,她又收回了手。

凝然许久,太后终是将这幅画重新收进了橱柜里,只当一切从来都没有发生过。

*

郁仪在太后身边又做了几日,太后便告诉她,从明日起不必再来慈宁宫任职了。

此言既出,郁仪先是吃了一惊,却见孟司记她们都在笑,才听太后继续说:“哀家想调你到吏部去,以后他们该叫你一声苏夕拜了。”

所谓夕拜,是六科给事中的雅称,太后的意思是要将她命为吏部给事中。

给事中掌规谏、补阙、拾遗、稽察六部事务,在唐高宗时称作东台舍人。也是七品,从官阶上并没有明显的擢升,却不再是如今这样没有实权的中书舍人了。

按照以往惯例,给事中有“封驳”之权,与监察御史合称“科道”,也作为御史的补充。每逢重大国事,可与内阁六部共同议决,也可面圣弹劾百官,手中之权绝非同日而语。

若内外大臣呈交奏本,内阁写过批红或票拟之后,要转交给六部抄录副本。一份名叫“史本”,由内阁收存,日后若要修纂史书,则用此抄本。另一份叫“录书”,将会留给各科给事中,日后稽核公务所用。

这也将是郁仪日后最主要的工作。

太后笑说:“日后你办公的朝房在午门掖门内西侧,吏部有七间衙门,和内阁衙门相对。明日便去吏部应卯吧。”

郁仪愣了良久才想到要谢恩。

太后抬手叫她起来:“哀家知道你想留在哀家身边,好孩子听哀家一句,只有到六部去,你日后的路才更好走。你跟着哀家,人家只会以为你和尚仪局那些女官没有什么区别,不过是做着服侍洒扫的琐事。只有到了六部,才能算是真的官员。吏部这个地方也是哀家想了很久才决定的,这里掌管着人员调任,你没有什么家世,反倒是最适合你的。”

这几句话听得郁仪眼圈发烫,她恭恭敬敬道:“能做娘娘的臣子,下官三生有幸。”

太后平静道:“大齐的江山能有你们,才是江山社稷与黎民百姓之福。”

“哀家希望你要永远记得八个字。”

太后一字一句:“志载四方,泽被黎民。”

郁仪俯首:“一心报国,丹心无愧。”

*

走出慈宁宫时,郁仪只觉得恍如隔世。

仲秋已至,满目金黄,她回头望向这座恢宏高耸的殿宇,心情却很平静。

走下丹墀时遇到了户科给事中白元震。

他也才得了郁仪调任的消息,趁着来给太后送红本发抄时给她道喜。

“日后你在吏部,离户部就更近了,日后少不了常来常往,咱们同在科道,若有什么不尽不实的,你也能来找我。”

郁仪谢过:“没料到还能和白给事有这样的机缘,日后承蒙关照。”

白元震连连摆手:“互相关照互相关照。”

他像是想到了什么:“苏给事等我一会可好,我为娘娘送完红本发抄,想请你帮我带个东西给张大人。”

白元震生怕她走了,连忙又补充:“不是什么大物件,是张大人的生辰要到了,我寻了一方好砚,想要送给张大人。你等我,我送完东西去户部衙门拿给你。”

郁仪哦了声,想到张濯不在,他们户部忙得恨不得把人掰成两半,估计的确是没有时间出宫去的。

于是她便站在树下等他,渐渐的心里又有了思忖。

张濯的生辰要到了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