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2章(2 / 2)

十分喜人。

苏衡花钱买下大相国寺南的铺子自然是有他的考量的。皇建院街的那间主要做的是达官贵人的生?意,走?高端路线,用?来收割大肥羊的钱袋子。大相国寺南的这间更?多?是便民?惠民?属性,收费低廉。

当然,两间铺子的装潢、器具乃至提供的茶水都截然不?同,可以说一个天一个地。皇建院街的那间养生?馆,苏衡花了大量的精力?与金钱重新装修改造,里?面不?仅有布置风雅的单独小房间,供客人享受推拿、拔罐、艾灸等项目,也有宽敞明亮的厅堂,可供三五好友一齐泡脚闲聊,或闭目养神,在飘渺古朴的道家乐音中沉沉睡去,好梦酣眠。

苏衡原本还计划打造能为客人进行食疗的药膳堂、能泡药浴的温泉池、甚至还有供客人小住的疗养室,但是由于面积不?足,且资金有限,只?好暂时搁置了。但哪怕如此,皇建院街的那处养生?医馆至今仍在装修改造中,尚未能开门迎客。

反倒是大相国寺南这间养生?馆,因为不?需要怎么装修,只?需要添置些桌椅、用?竹帘木板隔出几个小隔间便成了。务实的平头百姓也不?在意医馆里?有没有花里?胡哨的装饰和附庸风雅的字画,他们只?关心大夫们的医术水平、诊金的高低与药物的贵贱。

大相国寺南的养身?馆之所以花了四个月才正式开张,是因为苏衡在雇佣药侍与培训他们学会简单基础的推拿手法上花了不?少时间。如今,苏氏养生?馆加上徐大一共有七名药侍,以推拿为主,辅以脚浴。至于针灸、拔罐、药膳、药浴等项目,受制于人手与场地,还得徐徐图之。

思及此处,苏衡提起竹笔,在计划书?上又添了一句:拟聘医者一位,善针灸者优先。

·

位于内城东北角的大、小货行巷是汴京城的手艺人和工匠们居住聚集之所。除了像谭木匠这般的木工,还有做竹编的、打铁的、修鞋的、磨刀的、补锅补碗锔瓷的……凡此种种,不?一而足。这里?的人多?多?少少都些“职业病”,不?是肩颈僵硬便是手腕酸痛,不?是眼睛酸涩视力?下降就是腰间隐痛。

但为了挣得几个铜板养家糊口,这些手艺人们也全无办法,只?好咬牙忍忍。实在疼得受不?了,影响出活儿了,他们才肉痛地掏钱,去最近的熟药惠民?局看看郎中。但说实话,看了没太大用?处。郎中们基本上都会嘱咐他们多?休息,可是他们休息了,家中就没有进项了,没钱进账就无米开锅,总不?能让一家老小喝西北风。

这日,做竹编的老邓头刚编完一个竹篮,甩了甩酸胀的腕子,叹了口气,正打算起身?,面前就罩下了一大团阴影。那团阴影的嗓音粗犷而嘹亮:“老邓头,俺跟你说个好消息!大相国寺南开了家养生?馆,现在正搞活动呢,前三日头十位进店的可以享受推拿,不?要钱!”

“什?么东西不?要钱?”

“推拿是什?么?”

“老谭你不?厚道,有好事儿怎么不?第?一时间跟俺说!”

谭木匠的声?音太大,临近的匠人们听了,纷纷好奇地围过来。

老邓头:“……”他还啥都没说呢!

“推拿就是按摩。你们瞅瞅这个!这是苏氏养生?馆的宣传单子,上面还有画儿呢!”谭木匠把手伸进去怀里?掏了掏,把一张皱巴巴的竹纸掏了出来。

老邓头一把将那宣传单抢过来,念了出声?:“推拿一刻钟二十文,这倒是不?贵。不?过,真的有用?吗?这上头说能缓解酸痛、疏通经络,真的假的?”

“喏!”谭木匠伸出双手。

“看啥?显摆你手大?”老邓头嫌弃地看一眼。

“不?是!”谭木匠灵活地转了转手腕,“是俺的手腕!被那苏氏养生?馆的苏道长推拿了几下,舒服得俺嗷嗷叫。现在两个腕子已经不?疼了!你说有没有用?!”

众人彼此看了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