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轼就激动难耐地吼了一嗓子。
年中月半佳节至,阖家围炉话婵娟。苏家的中秋家宴,也伴随着苏轼这一嗓子,拉开了序幕。
此时,苏家老宅内烛火通明,恍如白昼。朦胧月色下,地上的人影一片散乱,那是婢子们在厨房与庭院间来回走动的形成的光影。时令鲜果、各色点心、美酒佳肴纷纷被摆上圆桌,惹得孩子们偷偷地吞咽口水。
苏家新买的几盆秋菊就放在庭院东南角,这些被金风染黄的花儿们正兀自昂首,欣赏着墨蓝天际的一轮圆月。
“二弟,不许偷吃!你都多大人了,先生平日里是怎么教你的?”苏家大郎苏不欺用灯杆抽了下试图偷吃点心的苏不疑。
苏大郎如今已长成翩翩少年郎,正与程之言一起给几个弟弟妹妹们做花灯。苏二郎也被分配了摆碗筷和驱赶蚊蝇的任务,但饭菜太香,苏二郎一时没忍不住,监守自盗了。
“啊!痛!言大哥救我!”苏不疑缩回手,一溜烟躲到程之言身后,吹了吹自己有些泛红的手背,探出半张脸,用眼神谴责自家长兄。
程之言在苏家长住,与苏不欺和苏不疑相处得十分融洽,不是亲兄弟胜似亲兄弟。再加上程之言与苏不欺年岁相当,又一同在眉山天庆观的书院上学,因此与苏不欺关系最好。
“言大哥救我!”苏不疑见苏不欺举着灯杆试图继续教训他,连忙缩回程之言身后,凄声大喊。
“不欺,你别打他。”程之言出声,为苏不疑说了句好话。
苏不欺恨恨地放下灯杆,白了自家亲弟一眼:“别老是找之言当你的挡箭牌,你多大了,也该懂事了。家里几个孩子,就你最皮!你看那边,连最小的四郎都比你规矩。”
挨着苏衡坐的苏轼闻言,骄傲地挺起小胸脯。虽然他也很想吃点心,但是点心哪里比得上他兄长,兄长让他乖乖坐着他就乖乖坐着,听话的好孩子才可以和兄长贴贴!
“阿兄,你听,大堂兄夸我规矩耶~”苏轼抬手指了指自己,很是得意。
“嗯。”苏衡颇有深意地看他一眼。
方才,看见二堂兄挨打,他阿弟笑得可是开心极了。
“这孩子都睡了大半天了,好不容易醒了,吃完奶又睡过去了。”杨氏抱着刚出生没几个月的苏五郎,本想让程氏看看,没想到这个孩子刚吃饱奶立刻入睡,怎么都叫不醒。杨氏无法,只好让乳娘抱着苏五郎回屋。
借着月色,苏衡看清了杨氏的面色,心道不妙。
大伯苏涣并未纳妾,只杨氏一位正妻。杨氏先后诞下苏大娘、苏大郎、苏二郎、苏二娘、苏四娘、苏六娘、苏七娘和苏五郎。其中,长女苏大娘早夭,其余七个孩子皆顺利保住了。但是,频繁的生产对杨氏身体损害极大。饶是杨氏的身体底子好,也遭不住一次又一次的损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