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1章(1 / 3)

“韩琦?”赵祯眼前?一亮,笑道,“对对对,朕差点忘了他!韩爱卿可?在?”

朝臣中有一人身姿挺拔,应声出列:“回官家,臣在。”

赵祯细细打量了一番韩琦,沉吟半晌,问道:“不知韩爱卿对三川口一战,有何?想?法?”

嘶这真是个?死亡问题。底下乌压压一片的群臣倒吸一口气,然后屏息凝神,等着听韩琦的回答。

“回官家,微臣以为,我朝西北主要在环庆、泾原、鄜延三路布防,形成掎角之势。环庆路山川险固,易守难攻,贼军轻易不敢侵扰,泾原路为“关陇锁钥”,壁垒森严,贼人亦难以攻破。而鄜延路以延州为首,虽号称“三秦锁钥”,但?却?有些名不副实。自承平至安远二百余里,长宁至黄河畔一百余里,加之足有三百里许的防线,地阔寨疏,防务薄弱,戍兵寥寥。此为我朝边防薄弱之处,三川口之败,既是偶然,亦是必然。”

群臣一片哗然。不愧是曾经以一道《丞弼之任未得其人奏》,一连参倒前?任宰相王随与?陈尧佐,还把两位参知政事韩亿和石中立给顺道拉下台的猛人!可?真敢说啊!

宝元元年?,韩琦任右司谏。当?时天灾频发,饥民遍地,流民死骑。当?朝宰相却?无计可?施。韩琦怒而上奏,把四位宰相参得同日罢职。从此,韩直谏“片纸落去四宰执”的威名,就?此传遍京华。虽然韩琦现在已卸去谏官之职,但?当?日情形,群臣至今难忘。

天子宝座之上,赵祯闻言,不置可?否。群臣心焦,纷纷在下面揣度圣意。没想?到直至散朝,圣上也没半句点评。群臣心中惴惴,像极了热锅上的蚂蚁。

谁知几日后,中贵人传旨,韩琦受任陕西安抚使,即刻启程赴任。

此消息一出,自然瞒不过满京城的道士。道士们的之间?的信息传递速度之快,超乎苏衡的想?象。没过几日,隐居山中的逍遥道长就?得知了此事,并?在闲聊间?,告诉了贵生道人。苏衡简直叹为观止。

不过,想?想?汴京城中道观数量,倒也可?以理解。毕竟天底下道观数量最多,分?布最密集之处,就?是京城汴梁了。自宫城宣德门外御街直至外城南薰门,一路而下,左右道观无数,如真宗朝就?已创建五岳观、接待各地道教信徒的延真观,供奉太一神的中太一宫等等。更别提还有散布在京城各处的大大小小道观,如东水门内的醴泉观,新宋门里街以北的上清宫,梁门以西的建隆观等等……

逍遥道长所居的无名山道观,简直就?像所有情报的集中站,是织网的大蜘蛛。自无名山道观往外延伸出无数个?“情报据点”,一张庞大的情报网就?这样通过道观与?道观之间?的连结,编织而成。

“您了解这些消息,是为了什么呢?”苏衡不解。

“哦”,逍遥道长慢吞吞地转着手中檀木串珠,悠悠道,“山中无聊,听来解闷罢了。”

苏衡:“……”

能与?他师傅成为数十年?好友的,果然也不是一般人。

第37章 第37章 同药异名

常人可能以为山中生活必然清苦, 实则不然。无名山林深叶茂,有着丰富的山珍林产。暮春三月, 山上竹林中生长了?许多胖大白嫩的笋子?,山上居住的道长们背着竹篓,带上锄头,一挖一个准。

贵生道人遇见多年旧友,免不了?在?山上小?住几日,与逍遥道长重温旧日时光,顺道一起议论人间八卦。两人似乎都?是恶趣味的主儿,稳居山中, 就着春茶畅谈山下趣闻逸事, 笑看人间风云,对两人而言似乎别?有乐趣。

苏衡对这些八卦并不十分感兴趣。他实在?难以理解,他师傅与逍遥道长为什么能就某某县阿花家的猪今日多吃了?一根粟米, 某某村渔民前日弄丢了?渔网, 最后发现是被大风刮上了?树梢这类小?事,一聊聊上一炷香的时间。

不理解,但是尊重。苏衡默默退出?茶室, 把畅谈的空间留给他师傅与逍遥道长。

“嘿!”苏衡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