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3章(1 / 3)

大官爷?苏衡望着那越来越近的队伍,心下琢磨起来。这延州城最大的官便是延州知州张存,知州再往上?,那便是

距离越来越短,那支队伍终于从黄沙朦胧中现出真?形。举着旗号官牌的旗牌官走在最前?头?开道,军士们骑着高头?大马之跟在后头?。那些骑兵披坚执锐,身上?的铠甲在日光下反射着金光,簇拥着最中间一支队伍,也护卫着最里头?那位长官的安全。好一副甲光向日金鳞开的恢宏场景。

苏衡目光一顿,他好像知道他师傅今早那一卦算的是什么了。

威严肃穆的队伍缓缓而行,城门周边的小贩们纷纷退避。等那支队伍进城远去,众人才重新开始做起买卖,吆喝声,还价声不绝于耳。

贵生道人已将那碗茶饮尽,他抹了抹嘴,将那粗陶碗还给卖茶人:“热闹也看过了,走吧,回伤病营。早则今日,迟则明日,被簇拥着进城的那位便会?来营里巡视了。”

苏衡垂眸回想了一下,方?才遥遥一望,那位大人被下属簇拥着,他只能?隐约看见那位大人的清瘦板正?的身形:“师傅,那位就是与您有一茶之缘的范大人吗?”

“不错。”贵生道人点头?,与苏衡一道慢慢往城里走,低声道,“延州城怕是要变天了。我打听到?,张大人的老母年事已高,近来入秋又犯起了老毛病。八旬老母重病难行,张大人又是个孝子,正?为此忧心如焚。如今范大人一来,他终于可以脱身了。”

原来如此。苏衡眼神一闪,也不单单是因为母亲病重需要人侍奉吧。延州为边陲重镇,又经?历了战火,如今城内一派萧条,百废待兴,延州知州这个位置谁坐谁头疼。

苏衡到?延州,已有数月,这数月以来,也就见过张存两面。第一面是在知州府衙,那次是为了商议伤病营管事权一事,第二面是在伤病营,张存来营中检查改造的情况,结果自然是很满意?。再后来,苏衡就没再见过这位知州大人了。

两次见面隔了不过半个月,但张存肉眼可见地消瘦憔悴了许多。不用想也知道,繁重的公务和与日俱增的压力压在身上?,张存这位知州若是能?睡得?安稳,那才是怪事。

不过,这位范大人本身已是陕西经?略安抚副使,总揽着鄜延路的军务,若是代?张存接任了延州知州,鄜延路财政军大权便集中于他一人之手。权力越大,责任越大。这位范公已年过半百,也不知身体是否吃得?消。若是能?有机会?为他把把脉就好了,苏衡如是想。

康定元年八月,延州知州张存以母老需侍奉为由,请求调回内地。朝廷应允,将其调至泽州。范仲淹迁户部郎中,代?张存知延州。

“延州交给范公,我便可安心离去了。”张存微微仰头?,任由随侍的小厮为他系上?挡风防寒的披风。行囊已于昨夜整理打点完毕,随时可以启程。

“听闻亲家公病重,亲家母离世?,三女?婿已辞官回家守丧。夏县地偏又不富裕,也不知三娘现今如何了,可有受苦。”张存踩上?上?马石,登上?了马车。车夫问他行程,他沉吟半晌,打算先回家看望老母,再去夏县看看出嫁的三女?儿。

张存共有一子六女?。六个女?儿中,长女?、次女?与三女?均已出嫁。其中,张三娘最得?张存喜爱,于前?年被他许给了他十分?看好的一位青年才俊。那青年年仅二十便进士及第,风光无限,被朝廷授官华州判官。只可惜,时运不济,初入仕途,便遭逢母逝,只好辞官居丧三年。

“倒是个大孝子,只是苦了三娘。”张存摇头?叹道。

“大人,唐大夫与苏小大夫遣人送来一个包袱,说是临别赠礼,虽不是什么金贵玩意?,但路上?也许得?用,希望您能?收下。”有长随小跑而来,在马车外禀报道。

“哦?拿进来。”虽然只有两面之缘,张存对这对师徒却印象深刻。

他上?任知州以来,虽勤勤恳恳,却也没有作出什么亮眼的成绩,只是平平。但伤病营的成功改革,却给了他灵感?。边关军营都有这么一座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