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章(1 / 2)

春夜引 李审言王宗赫 2361 字 1个月前

清蕴再观李贵妃,她的脸色和女官不同,并没有那么神采飞扬,柔弱之外,还添了抹疲惫。

趁母女俩说话,清蕴对女官道:“娘娘有孕,此前我带来的香料就不要用了,最好也不再用任何香,清爽些最好。”

“夫人放心,如今娘娘一应用物,我等都会问过太医,更不会擅自用香料。”

“好。”女官沉稳,清蕴就没再多说。

由于状态一般,李贵妃勉强支起精神和大长公主说了些话,就再度睡去了,根本没有谈心的精力。大长公主有些不解,问太医,都说贵妃娘娘初次有孕,疲乏易困是常态。

想到女儿不像自己身强体健,她顿时理解了,恢复从容。再在承乾宫看见外甥时,也能面色如常地打招呼。

“姑母这就要走了?”

“嗯,本打算在宫里小住段时日照看婉仪,但有太医、女官在,我硬凑上去也帮不上忙。再者,最近那边闹出了事端,我总不能置之不理。”

姑侄两个平心静气地对话,好像都把前几天的事忘了,顺口提起政务。

建帝说:“治军还是离不开姑母,朕看齐国公也该给你个位置,不然姑母费心费力,到头来他们叫的还是李家军。”

齐国公所辖那十万大军如今有些分散在卫所,有些负责耕种军田,双方本为同袍,不知因何事闹了矛盾,竟当街大打出手。这件事闹出,最丢脸的无疑是齐国公等一众将领。大长公主通过走内眷间的关系平息了纠纷,朝堂都有听说。

大长公主笑了笑,没回这话。

建帝视线一转,瞥向她身侧的清蕴,忽而露出笑意,“不过贵妃如今状况特殊,若有家人在侧,兴许能让她心情好些。姑母不得空,那就让这位世子夫人在宫中小住段时日如何?”

他这提议极为突然,目光也很有几分不明的意味,周围宫人都不由纷纷侧目。

清蕴眼观鼻、鼻观心,像是什么都没听到,大长公主则八风不动,“她和少思新婚燕尔,正是如胶似漆的时候,哪里好叫他们分开。再说了,她是个新妇,什么都不懂,婉仪和她也不熟,俩人哪能相处得来。”

“就这样定罢,只要陛下在,宫里万事都不用操心,我们就先告退了。”

说完未等建帝再开口,直接带着清蕴离开。

她步伐极快,一路像忍着脾气,大跨步前行,直至上了马车,终于一掌拍在车壁,目含怒色,“混账东西!”

转向清蕴叮嘱,“以后若无要事,你不用跟进宫。实在不得已,就让少思陪着,一步不能离。”

第23章 因好人()妻

大长公主擅掌兵,于日常琐事甚少在意,相当不拘小节。这不代表她是个蠢货,连建帝频频对儿媳表露的意思都看不出来。

贵妃生辰当日,他越过李秉真去向刚嫁进国公府的清蕴提问,本就不合时宜,后来又因清蕴对答得当而放声大笑,把问题高高举起,轻轻放下。

当时大长公主内心就有不适,只怕是自己多想,便没有拿此做文章,也有意忽略。

今天建帝直接当着众人的面,提出让清蕴在宫中陪伴贵妃的建议,让大长公主顿时警铃大作,终于明白之前不是自己的误会。

建帝,她的好侄儿,是当真对弟媳有说不清道不明的心思。不管这心思是他为惹怒她而故意表现,还是内心真这么想,于大长公主而言都是绝对的冒犯。

方才她甚至想狠狠甩建帝一耳光,碍于二人在这之前闹过太多矛盾,女儿又刚刚有孕,才勉强按捺下冲动。

早在一年前,大长公主就听过一件关于建帝的风流韵事,道他宫中嫔妃甚少,乃是因好人()妻。原先的太仆寺丞,如今的工部侍郎,正是因献上家中美妻,才得以连提六七级,短短两年就从从六品擢升至如今的正三品。

传闻入耳时,大长公主一笑置之,认为乃无稽之谈,是那些不得志的文人编排帝王的低俗艳情事。她看着侄儿长大,建帝刚登基时又是那般英明睿智,怎么可能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