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出这种荒唐行为。入宫和李贵妃交谈时,还曾玩笑着说了出来,李贵妃当场怒斥这是谣言,扬言要找出始作俑者重罚。
女儿的话大长公主当然信,如今看来,她深觉女儿都可能被建帝欺骗。
也对,这种事毕竟见不得光,建帝自然要隐瞒。
越想,大长公主越觉得以往疑惑之处都有了解释。怪不得女儿说建帝对临幸后宫兴趣平平,所以这些年宫中有孕者极少。
一个正值壮年,身体无任何疾病的帝王,怎会对男女之事毫无热情,不急着开枝散叶、绵延皇嗣呢?如果他兴趣较常人来说很不一样,就说得通了。
假如他背地里和哪位臣子的家眷有私情,大长公主其实可以睁一只眼闭一只眼,她不可能真正管住一个皇帝,这种事对女儿的地位又不会有任何影响,大不了装傻充愣。
但他千不该万不该,把这主意打到国公府的人身上。
压着火气,大长公主一路都没怎么说话。她心中明白此事和儿媳没什么关系,可难免有些许迁怒。
“母亲,母亲?”身侧呼唤惊回她心神,撩过去一眼,“怎么了?”
清蕴轻声,“我方才说,看母亲嘴角起了燎泡,想来是近日心火太盛,准备给您换一味安神香。”
“……好。”
大长公主静默了会儿,余光看着儿媳明丽秀雅的容貌,以及满含关怀的眼眸,那股无名怒火忽然就消了大半。
生得好看并非她的错。大长公主想,何况,皇帝如果真起了那种心思,多半也是因她嫁入了李家,而非只因这张脸。
她在此事上,全然无辜。
各种思绪交杂,大长公主忽然道:“刚才我交代那句话,是因宫廷行走忌讳太多,你甚少接触这些,恐怕不方便,并无其他意思。”
“母亲关怀,我省得的。”
“也不必特意和少思提,进宫时和他一道就行。”
“好。”
说完这些话,抵达国公府后,大长公主摆摆手,就让清蕴自行去了。
此次皇宫之行匆匆来回,二人归家的时候,齐国公和李秉真都还在当值,连李琪瑛都在外游玩尚未回来。
偌大国公府,此时格外肃然冷清。
清蕴经过花圃时,见风惊一树红梅,落了满地艳色,这才感受到些许生气。
她在原地静赏了会儿,再回月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