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闻家的最后一任当家人叫闻敛,她爹娘走的时候她才十?岁,人人都?说闻家的染坊就要倒了?,那么小一个姑娘又没亲戚帮衬,哪里支撑得起?这么大的家业。曾祖母那时候也是个小姑娘,她和许多工人一样害怕染坊倒了?她们没地方去,但闻姑娘比所有人想象的都?要坚强冷静。她爹娘还没下葬,闻姑娘就站出来稳住了?局势,之?后又是操持后事,又是经营染坊,染坊在她手?里,还真?的转危为安了?。”老?妇人一边回忆,一边缓缓说道,“再之?后值得一提的,便是她与林家公子的婚事了?。林家做成衣生意,闻家做染布生意,两家着实门当户对。林家公子年少时在外游学,闻姑娘则极少离开思安镇,因此?在第一次见?面时,他们彼此?都?不知晓对方身份。两人几番接触,暗生情愫,但在得知林公子身份后,闻姑娘却生了?退却之?意。染坊对闻姑娘而言意义?非凡,她害怕自己成家后,染坊会改名易姓。”
之?后发生的事情,顾乘已经从户籍的变动?中知晓答案。
老?妇人继续说道:“林公子得知此?事后,说服父母入赘闻家,据说当时传为了?一段佳话。二人婚后琴瑟和鸣,闻姑娘继续钻研染布技艺,壮大染坊,林公子则是凭借游学时的见?闻,将染就的布料销往更远的地方。闻姑娘还在成亲两年后诞下了?一个女儿,本以为一切都?会变得越来越好,可这世间之?事就是会突然间急转直下,林公子一次外出行商时,搭乘的客船于湍急江水中倾覆,一船人无一活口,闻姑娘雇人沿江打捞了?整整一月,才捞上来一具面目全非的尸首。”
说到此?处,老?妇人重重叹了?一声。
“曾祖母说闻姑娘悲痛欲绝,但她血泪全往肚子里咽。就同父母离世时一样,闻姑娘将丧夫之?痛全部藏在人后,染坊撑过了?林公子突然离世产生的动?荡,闻姑娘也不曾疏忽对女儿的照顾,她一边悉心养育女儿,一边继续经营染坊。”
可这世间的苦痛,仿佛要叫闻敛全部尝过一遍。
这些往事已然隔了?数代?人,可老?妇人仍旧有些不忍说下去,停顿了?好一会儿后才道:“那会儿不比现在,世道可不太?平。思安镇算是个例外,位置足够偏僻,即便不与外界往来也足以自给自足,历代?官府又足够负责。可镇上终究还是遭了?祸事,而那桩祸事偏偏就落到闻姑娘身上……不,不止闻姑娘。”
老?妇人说着说着皱起?了?眉,这段往事她听说时,细节便格外模糊,想转述也尤其困难。
“曾祖母说染坊应该是遭了?匪盗,当时在坊里的人绝大多数都?被匪徒杀害。闻姑娘是侥幸活下来的人之?一,也是唯一一个看到了?匪徒面孔的人……她说动?手?的不是凡人,那人还抢走了?她的孩子……因为闻姑娘有很长一段时间都?疯疯癫癫的,不是凡人是什?么,难道是修士吗?可是那些仙师抢人孩子做什?么?官府最后还是认为闻姑娘口称非人所为是精神失常,记录凶手?为路过思安镇的匪盗。”
只从这些话,就能知晓东洲人口中茹毛饮血的魔修在西洲人眼中名声反而格外好。
他们完全不认为魔修会犯下杀害无辜,劫掠稚儿的恶行,那些事情也确实不是魔修做的,而是寻觅天命骨的邪修所为。
在那乱世之?中,修士比凡人的处境更加艰难,这桩惨案最后不了?了?之?,只有闻敛忘不了?它,忘不了?自己被夺走的孩子。
“镇外不太?平,周边人都?劝说闻姑娘节哀顺变,等待官府抓到凶手?。可闻姑娘坚持杀人的不是凡人,她要离开思安镇,离开凡人的国?家,去往修士的门派,夺回自己的孩子,为死去的人报仇。”老?妇人长叹一声,“没人劝得住闻姑娘,那会儿闻姑娘已经不年轻了?,那些仙师收徒从来只听说过收孩子的,想来是因为大人不好修炼吧,可闻姑娘还是要去。她走之?前将染坊交给了?我曾祖母,这一去就再也没有消息传回来。曾祖母一直等,外头后来越来越乱,十?年过去大家都?觉得闻姑娘已经死了?,只有我曾祖母觉得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