舆车翠盖摇摇, 四面?垂下珍珠帘, 风吹玉振。帘后卧一少女, 隐隐绰绰,看不清面?容,但肌肤胜雪,非民?间所能养出。

车驾两侧, 则簇拥着十几个美貌女子, 皆婀娜清丽, 世上少有。却一般梳妆,一样粉衫碧罗裙, 像是侍女之?流。

这阵势,看得路人?目不转睛,又大气也不敢出,纷纷相避。

市民?们?窃窃:“这是谁家的多娇女?”“不曾听?闻有哪方?贵人?出行。”“城中公卿,也输了几分派头咧。”

行人?议论纷纷时,却见有个婀娜女子走出队伍,罗裙轻摆,款款上前,向?路边的卖枇杷的老者询问:

“敢问老丈,此处距离宁州城还有多少路途?”

卖枇杷的老翁惊到一下子站起来,局促道:“不远了,这里已算城郊。向?西走半个时辰,约莫就看到城门?了。”

女子谢过老人?,便回到翠盖旁,向?珠帘后的少女耳语几句。

少女点点头。

骏马便自行调转方?向?,一行人?声?势浩大,朝宁州城而去。

直到舆车的影子都看不到了,马蹄声?也已不闻。还有不少人?站在湖边,回味着方?才所见的一切,津津乐道。

宁州南城,清波坊。宁州的贵人?住在西城区,衙门?也在这个区域。外来的贫苦百姓,三教九流之?类则聚集在东城区。

南城则住了一些宁州本地的不算穷苦,但也不是太富庶的市民?。

清波坊是这些不上不下的市民?里,最不上不下的一个坊。

世居清波坊的宋大娘去井边打水,打完水,照例坐在井边的树荫下休息。

市井市井,大齐的城镇中,最热闹也最必不可少的社交场所,就是井边。

三姑六婆、贩夫走卒,各路闲人?,常常在井边聊天?,交流情报,恨不能把上下几天?坊中每一个角落的新闻八卦都磕一遍牙。

她一边锤着腿脚,一边竖起耳朵,听?街坊邻居凑在一起,磕着晒好的瓜子,翻着嘴皮子。

忽然远处风风火火滚来个矮胖妇人?,到井边,一屁股挤开宋大娘,拿帕子一边拭汗一边道:“哎呦喂,你?们?可不知道,你?们?清波坊不得了!”

宋大娘被挤开也不生气,连忙追问:“二婶子,什么不得了?”@无限好文,尽在晋江文学城

矮胖妇人?娘家姓施,丈夫行二,所以人?称施二婶。

施二婶是闻名街坊的大嘴巴、长耳朵。远近数里的时事新闻,大到生老病死,小到谁家的猫狗生了崽子,过了墙,第二天?她就知道了。第三天?,通过她的嘴巴,街坊邻居就全知道了。

宁洲南城的好几个坊,数个水井,都是施二婶的“势力范围”,她嗓子一张,能把干姐姐干妹妹、义大哥义小弟从街头认到街尾。

“小宋,跟你?家也有关系嘞!晌午,我从清波坊最北边过,看见四匹大马,每匹都像话本子里将军的马。拉着一辆顶顶漂亮的车,那车啊,华盖像孔雀绿宝石磨成粉掺金线绣的,日头一照,闪闪发亮。垂下?*? 来的帘子啊,是用了数都数不清的珍珠串的,每颗珍珠都比你?宝贝得不行的珠簪还要白,还要圆润,喏,这么大。车子里坐的女娃,更不得了!虽然二婶我没看见脸,但白得都发光了,比侯爷的女儿还要白!在车子旁伺候她的就有十几个,个个都是天?仙娘娘似的美人?,居然只能伺候那女娃!”

施二婶唾沫横飞,手舞足蹈,生动地比划着。听?得清波坊的邻舍都啧啧称奇。

宋大娘说:“一听?就是贵人?。那与我家,与清河坊有什么关系呢?或许是西城区那边的公卿贵人?,路过南城......”

“我亲眼瞧见那车停在清河坊坊长的家门?口了!”施二婶说:“那鼻孔朝天?的坊长,老脸笑?出一朵花,带着他儿子儿媳全家跑出来迎接马车。然后说了一阵话,坐在车里的小娘子,就抛了一锭金子给那老货......我看得清楚,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