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在户籍的份上,二狗子娘也懒得骂丈夫,收好户籍之后乐滋滋地摘菜去了。

“儿子,走,去明珠家送菜!”二狗子娘喊儿子。

“哎,来啦!”二狗子高兴地跑过来,拉着他娘的手去送菜。

“明珠教的算术,你都会了吗?”二狗子娘问。

二狗子从去年冬天开始,就跟着他哥念书。

奈何一遇到“之乎者也”就头疼。

但是吧,他对宋明珠教的算术,那又是一听就会。

去卖菜的时候,二狗子娘还要仔细想该收多少钱,二狗子几乎每次都抢在他娘前面报出数来。

两人算的居然都一样!

“会了呢!”二狗子就道,“娘,你是不是又忘了?我背你给听”

二毛家,二毛也在接受他爹的考试。

“半尺长的鱼,两文钱一条,三条只要五文钱。路过的阿婆说要十文钱的,你该给她几条?”

“给……”二毛伸出左手,“三条!”

他爹眉头一皱。

二毛再伸出右手:“三条!”

他爹操起了棍子。

二毛看看两只手,大声道:“给六条!”

“对!”二毛爹放下手中的棍子,欣慰地笑了。

二壮家也差不多是这样的情形,只不过二壮数的是鸭蛋。

“一个鸭蛋,两个鸭蛋,三个鸭蛋,四个鸭蛋、五个鸭蛋、七个鸭蛋、八个鸭蛋、十个鸭蛋……”

“哎呀爹,你别动手哇!”

“哎呀娘,救我”

第165章 瓜苗

<?xml version="1.0" encoding="utf-8" standalone="no"?>

村里人有村里人的盼头,工部来的这两名工匠,也有他们的使命。

这俩人,一个年纪比较长,一个年纪比较轻。

其实两人在阅读过户部尚书公子所作的《宋家台自来水引水图》和《梦溪镇自来水建设日志》之后,就猜到自来水应该要怎么搞了。

架设竹管的难度并不大,会一点基本的木工就行。

就是龙骨水车这东西,做起来稍微费些力气。

但是跟那些皇亲贵胄提出来的要求相比,又不值一提。

至于竹偶人,只要搞清楚跟龙骨水车怎么联动,也是很简单的事。

于是两人就跟主事说,他们可以试一试。

要是能成,也不是非要大老远地下一趟宋家台。

但皇帝不答应,非要让他们下来亲自观摩。

两人从京中出来,一路长途奔袭,心里没有怨气那是假的。

所以,两人安顿下来之后,第一件事就去看自来水。

“宋村正,请先带我们去看自来水。”年长的那名工匠道。

“这自来水就在村里,想看随时都可以。”村正就道,“只是二位舟车劳顿,不先休息休息吗?”

“不必了!”年长的工匠摇头,“我们从京中过来,为的就是自来水。早点摸索清楚,就可以早点向朝廷汇报,我们也可以早点回去。”

“那行吧……”如今村正也不大爱劝人了,就直接把人带到后山,“我们宋家台整个村的水,都是从这个湖里引上来的。

二位师傅尽管看,想看多久就看多。要是想到人家里去看,跟我家老三说一声就行。”

然后把事丢给自家老幺,人走了。

陪人看自来水有什么意思?

反正他们村的牌坊跟宋长河家的青砖屋都挣到了,难不成皇帝还能派人再来拆了不成?

与其陪他们耗着,还不如去跟宋长河商量唱什么戏呢!

是的,过两天是伍老娘六十大寿,村里人早等着看大戏了。

“戏目也不用多,就这个、这个、那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