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们目前连普通教育都还无法实现,就别说特殊教育了。
况且身体有残疾的也不允许参加科举。
……宋明珠能改变宋家台就不错了,她还做不到改变整个大夏。
“自当如此。”这一点,徐夫子也表示赞同。
把已经启蒙过的,跟没有启蒙过的放在一起比较,本身就不公平。
再一个,在徐夫子看来,启蒙是启蒙的读法,择优是择优的读法。两者并不冲突。
既然徐夫子表示没有问题,村正也就不再纠缠这个问题。
“那就按徐夫子说的办!”
至于品行方面,宋明珠觉得很简单,让学童自己村的村正背书就行了。
比方说,原本给哪个村三个名额。
结果来了一个调皮捣蛋、不尊师重教、故意败坏学堂风气的,那不好意思,这个给你退回去,然后再减掉你们村一个名额。
保管都乖乖的!
当然了,外村学童,束脩正常收。
“另外,要是收上来的束脩有多的话,我想设一个奖学金。”宋明珠又道。
“什么是奖学金?”村正跟徐夫子虚心请教。
“就……”
宋明珠也不知道这时代有没有奖学金这么一说,只能按照自己的想法来解释。
“就比方说,一个月的课业结束了,来场考试。
考到第一名的,就给奖励。
考到第二名的也有,不过比第一名少。
考到第三名也有,但是比第二名少,这样这样……”
徐夫子一听就懂了:“你是说膏火银?”
这回轮到宋明珠不懂了。
“膏火,原本是灯火、灯油的意思。”
徐夫子解释给几人听。
“因为学子们夜间读书特别费灯火,有些书院就会在考课之后,奖赏膏火银,来帮助那些课业优秀、但家境贫寒的学子继续求学。”
咦,原来这时候已经有奖学金了呀?
“徐夫子,您能仔细说说这个……膏火银吗?”宋明珠十分好奇。
徐夫子就举了个书院的例子。
“像府学那边,规定是每月课期两次,一次是官课,一次是师课……”
所谓官课,是书院考试种类之一,由地方官员主持,考试规模比较大,因此也称“大课”。
师课,书院考试种类之二,由自己书院的山长(院长)主持,考试规模比较小,因此也叫“斋课”、“馆课”。
宋明珠:“懂了!”
联考跟校考的区别!
“官课中,秀才取超等六名,每月给膏火银一两二钱。特等六名,给膏火银八钱。
童子上取六名,每月给膏火银一两。中取六名,月给膏火银六钱……”
宋明珠算了一下,发现……给不起给不起!
“徐夫子,我想了一下,我们这个还是不叫膏火银了!”
免得拉低了膏火银的格调。
“我们只奖励前三名!”
多了承受不住。
“而且我们也出不起这么多钱!”
把村正卖了也换不到这么多钱。
徐夫子给宋明珠一惊一乍逗得直好笑。
“那就叫优奖银,如何?”
取奖励优秀之意。
“嗯嗯!”宋明珠直点头,“就听徐夫子您的!”
至于奖励的额度,得等束脩收上来了看。
然后就是一些其他方面的问题。
徐夫子一边跟村正他们讨论,一边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