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现宋明珠不仅在她爹娘面前说话有分量,就是在村正面前说话,也是很有分量的。
再看村里人对待宋明珠的态度,便不难推出一个结论:
宋明珠并不是现在才这样,而是长久这样。
如此才能培养出别人对她的听从性跟服从性。
不得不说,徐夫子眼光很锐利,几乎一下子就看到了事情的本质。
另外,这种深度参与的感觉,也让徐夫子觉得很奇妙。
因为他也曾在别处授过课。
那些人家对他是客气有余,恭敬不足。
毕竟,一个秀才而已,镇上不多,县里还能少了?
没有哪个地方,像宋家台这样,如此在意他的看法。
“徐夫子,您觉得这样行吗?”宋明珠问。
“徐夫子,您看呢?”村正问。
“徐夫子,您以为呢?”
“徐夫子……”
只这么一会儿,徐夫子就觉得,他已经是明珠学堂的一份子了。
学堂的荣辱、学童们的好坏,都跟他息息相关。
……养家固然不可或缺,但精神上的认同,也同样重要。
如此这般,徐夫子觉得自己来宋家台,还真是来对了!
良久之后,村正把提到的事都梳理了一遍,然后问:“还有没有什么……没想到的?”
“没呐!”宋明珠摆手。
脑袋都想麻了,累死她了!
“行啊,那就先这样吧!”老规矩,村正定舵,并安排下去,“老幺,去敲锣!”
第278章 颁布学堂政策
<?xml version="1.0" encoding="utf-8" standalone="no"?>
村正是个急性子,办事风格跟宋明珠一样,向来喜欢趁热打铁,不喜欢过夜。
……过夜容易夜长梦多。
就是可怜徐夫子,从踏进宋家台到现在,一口水都还没喝上,嘴皮子都干了。
还是村正看到徐夫子舔嘴唇,突然反应过来。
“哎哟!光顾着说话,忘了上茶水了!”
然后赶紧又让儿子回家去打茶水。
“叔,我回去拿!”宋长河就道。
一来他家离学堂近一点。
二来因为梅氏已经怀胎九月,下个月怕是就要生了,因此家里常备热水,以备不时之需。
“那爹你快去,我就在这儿等你!”宋明珠就道,“我也渴呢!”
宋长河:“……”
让你不停地说!
啥事都要插两嘴!
事情解决了,父女俩的感情又开始摇摇欲坠。
……村正他们已经见怪不怪了。
只有徐夫子还在不解,明明刚刚父女俩还挺温情的,怎么“刷”地一下,温情就不见了……
另一边,村里人听到锣响,便猜是不是要说学堂的事。
又见宋长河提了茶水,便越发肯定了。
“哎,长河啊,新夫子脾气好吗?”
“多大年岁呀?”
“学问好吗?”
他们在家里听说夫子来了,刚要出来看,宋明珠跟村正就直接把人带去了学堂。
他们也就没看到夫子。
“哎,一会儿你们见到就知道了!”宋长河就道。
他赶紧快走几步,把茶水提到学堂里,请徐夫子喝茶。
徐夫子原先吃惯了煎茶,初次喝到泡的清茶,刚入口时觉得寡淡无味。但喝着喝着,就觉得特别解渴。喝完嘴里还回甘,清清爽爽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