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7章(2 / 5)

凤穿残汉 问道太史慈 6415 字 1个月前

却见这会儿的蔡吉欣然颔首向王修答复道,“不瞒叔治,本府打算开明经、明算两科考校各地才俊。”

“明经虽是特科。但修也略有耳闻。可这明算又是考些什么?”王修不解地问道。

所谓特科就是在孝廉、茂才、察廉、光禄四大项之外额外增加的科目。而明经又是特科中最为常见,也是最为重要的一个项目。据说早在秦朝就已有此科。所谓“经”,就是指先秦经典,不过自从汉武帝尊崇儒学,“经”就专指儒家经典了。“明经”即为通晓经学。蔡吉为了配合东汉士人的知识结构。便有意选择了“明经”作为主考内容。而“明算”是唐朝才有的科目,主要以考核自然科学为主,也难怪王修没听说过。

于是蔡吉便向王修侃侃而谈道,“明算主试《周髀》、《墨经》、《管子》、《九章律》、《孙子》、《九章算术》、《数术记遗》等典籍。其中《周髀》、《墨经》、《管子》、《孙子》、《九章律》、各取一条,五通三者为及格;《九章算术》、《数术记遗》各取五条,以十得九为及格;另答时务策三道。”

王修听罢蔡吉的介绍。不由撸着胡须咋舌道,“这明算所试典籍可真杂。不过《九章算术》、《数术记遗》乃是新成之书,许多士子都没见过。主公从中取十条。还十得九方为及格,是否太过苛刻?”

“《九章算术》与《数术记遗》虽是新书,但其收录的项目均为日常用得着的算学。若是应考之人真觉得为难,大不了本府在考前送几本《九章算术》、《数术记遗》让其突击一番。”蔡吉两手一摊大方地说道。

话说,在蔡吉的帮助之下徐岳等人已然将刘洪的《九章算术》重新编修了一番。不再只是单纯的提问解答,而是对每一道例题都进行了详尽的分析推算。并归纳总结了相应的计算公式与定理。目前《九章算术》依旧由方田、粟米、衰分、少广、商功、均输、盈不足、方程及勾股九章组成。

“方田”,主要记述平面几何图形面积的计算方法、四则运算法则、以及求分子分母最大公约数等方法;

“粟米”,则是介绍谷物粮食的按比例折换,即比例算法;

“衰分”,主要介绍开平方、开立方的方法;

“少广”,则是根据已知面积、体积,反求其一边长和径长等;

“商功”,包涵土石工程、体积计算,即立体几何;

“均输”,是从函数的角度解决合理摊派赋税问题,其中包涵了正、反比例、比例分配、复比例、连锁比例在内的整套比例理论;

“盈不足”,即双设法问题;提出了盈不足、盈适足和不足适足、两盈和两不足三种类型的盈亏问题,以及若干可以通过两次假设化为盈不足问题的一般问题的解法;

“方程”,原本只涉及一次方程组问题,不过在蔡吉的参与之下如今也记述了二次方程组。

“勾股”,就是利用勾股定理求解的各种问题。其所涉及的社会生活问题,令蔡吉见了也叹为观止。

当然初次考试蔡吉不会刻薄到直接让人开平方、开立方、解方程式。可若是连四则运算、平面几何都算不清楚的家伙,也就不用过来摸鱼了。由此可见,像林飞那样墨者。或是段芝那般喜好杂学的人士在明算一科上颇具优势。不过蔡吉开设明算科的意图,可不止招纳这个时代熟悉自然科学的人才。她同时也希望通过明算科能让理工科的人才进入官僚体系,并进而掌握主流价值,从而让人们越来越重视对自然科学的研究。

且就在蔡吉盘算着如何结合明算科、讲武堂以及工匠的力量,打造东汉的共济会之时,一声高亢的锣鼓声打断了她的思绪。但见全体四十九名毕业生,在诸多讲武堂学弟学妹们好奇地注视下,整齐划一地在校场上列成了一个七纵七列的方阵。而他们每一个人都清一色地穿着素色葛袍,仅以丝带束发。这并非是讲武堂的统一校服,而是由于古代学堂没有毕业典礼。加之这些学子毕业之后立马就会被分配到地方充当胥吏,因此讲武堂的毕业典礼实质上是一场大型的集体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