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8章(1 / 3)

凤穿残汉 问道太史慈 4047 字 1个月前

事实证明,孙策确如刘表与蒯良所猜测的那般,一面派遣使者假意与刘表“结盟”,一面则同周瑜一起领军南下兵指桂阳。时任桂阳太守的赵范闻讯后,赶紧坚壁清野,下令各县城池紧闭城门严守关隘抵挡孙策入侵。

由于桂阳地处南岭山脉中段北缘,北枕塔山、大义山、南岭骑田岭北麓,中间为广阔的丘陵岗地,形成南北高、中间低的马鞍型。在后世此地被称为“三湘之屏藩,两广之管钥”。所以饶是孙策不宣而战,来势汹汹,但面对桂阳复杂的地形,一时间也难以做到速战速决。

这一日,孙策一路领兵抵达了位于桂阳郡境内的湟溪关。此关位于湘粤交界处的湟水驿道之上,《史记南越尉佗传》中曾称其为“檄千湟溪关,绝道自守”。由于眼下湟溪关上已设有重兵把守,孙策便将兵马暂时屯驻于离关三十里处了一处山坳之中。而他本人则与周瑜一同策马出行勘探地形。

“伯符,前方便是湟溪关。”周瑜指着不远处掩身于群山叠翠间关隘向孙策介绍道,“昔年楚汉相争,南海尉赵佗乘中原大乱之际,移檄南安横浦关、桂阳湟溪关,绝新道筑城,定都番禹,割据一方。高祖一统中原后,分封赵佗为南越王。后吕后当政,发兵南下征讨南越。赵佗起兵反击,一路攻至荆州,自号为‘武帝’。据悉赵佗活了一百岁,南越历经四代方为朝廷所灭。”

“南越武王何足道哉!终有一日,策要做楚庄王!”孙策意气风发地大声宣布道。

楚庄王乃春秋五霸之一,楚国的疆域鼎盛时期涵盖了齐长城以南的大片区域,与中原诸侯国形成鼎峙之势。孙策眼下连扬州都没占全,麾下兵马不过五万,却敢自比楚庄王,如此狂妄之举在不少人眼中怕是颇为不自量力。但在周瑜眼中这种初生牛犊不怕虎的狂傲,正是孙策的魅力所在。更何况论起“狂”字,他周公瑾也惶不多让。却见周瑜策马上前与孙策并肩而立道,“楚国鼎盛之时,不过徐、扬、荆三州尔。伯符,吾等需拿下徐、扬、荆、益四州方成二分天下之局。“

“哈哈!好个二分天下!且就先拿荆、扬二州开刀!”孙策朗声大笑道。

孙策与周瑜的笑声不仅回荡于山间,同时也传到了长史张昭的耳中。张昭,字子布,本为彭城名士。曹操屠徐州时,张昭举族南下逃亡东吴,并由此受到孙策的重用,官拜长史。如今孙策治下几乎所有重要的政务都由张昭经手。至于孙策本人则潇洒地称张昭与管仲相齐。不过此刻听罢自家主公的凌云之志,张昭的脸上却闪过了一丝惊愕与不安。不过这一切都只是稍纵即逝,张昭甚至都没有向孙策进谏的打算。因为他十分清楚以孙策的脾气,就算他张昭再怎么劝,这位小霸王都不会收起二分天下之心。

且就在张昭暗自心惊于孙策的野心之时,孙策本人倒是一回头瞧见了张昭的身影,继而饶有兴致地向其招呼道,“子布先生何时上的山?”

张昭见状当即收起心绪,带着一个年轻人不紧不慢地上前向孙策行礼道,“见过吴侯。”

对于张昭不苟言笑的作风,孙策早已习以为常。在他看来张昭虽为人古板,好说教,却同时也是东吴不可或缺的重臣。原来孙策性子急躁,早年征伐江东之时曾得罪不少地方宗党豪强,甚至还一度留下了嗜杀之名。以至于那会儿的江东百姓一听“孙郎至”,无不惊恐万分,藏身于乡野之间。好在不久之后广陵人张纮向孙策举荐了张昭。张昭是徐州的名士,不仅熟于政务,且十分擅长同士族打交道。在他的奔走之下,孙策逐步修复了与江东宗党豪族之间的关系,东吴的内政也在他与张纮携手治理下也很快走上了正轨。

此番孙策带着张昭一同南下,为的就是要借他的声望与手段安抚沿途宗党豪强。而张昭也没有辜负孙策的重托,其不仅让孙策部兵不血刃地拿下了数个城镇,还说服了不少地方豪强前来投靠孙策。因此眼见张昭带了一个陌生的年轻人上山,孙策以为张昭又要向他举荐新人,于是便打趣地说道,“这位郎君瞧着倒面生,可是本地才俊?”

“回吴侯,此乃老夫族侄张谨,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