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9章(3 / 4)

凤穿残汉 问道太史慈 5494 字 1个月前

吉也像什么事都没发生过一般,抬手让人为孙权奉上了茶水,“公子请坐。”

孙权倒也不怕茶里有问题,端起茶盏若无其事地品了一口道,“好茶。”

蔡吉则像是面对普通士子一般朝孙权道贺道,“恭喜公子高中榜首”

“能得齐侯赏识,乃权之荣幸。”孙权搁下茶盏欠身奉承道。

蔡吉却根本不吃那一套。话说她即将北上幽并,临走前不处理一下面前的这位孙二公子可不行。就见蔡吉故作惋惜地下起了逐客令道,“可惜公子乃吴之栋梁,此番曹丞相剑指荆扬,公子怕是要南归东吴,助令兄一臂之力。”

“东吴武有兄长坐镇,文有周公瑾辅佐,何须在下南归。”孙权摆了摆手道。他这话一半是在装腔,一半倒也是心中真实想法。在孙权眼中兄长孙策是他无法超越的对象。当然他也从未想过要去取代兄长。能辅佐兄长为孙氏一门打下一片基业是孙权一直以来的夙愿。只可惜就像他自己说的那样,论武勇论文采孙权都并不出众。现在回东吴也不见得会被兄长委以重任。反观蔡吉虽与曹操结盟,却以“尊王攘夷”为借口拒不参与南征荆州。可见其与曹操的关系并不如外界传言的那般密切。若自己能在关键时刻为孙蔡两家牵线搭桥,甚至令蔡吉与曹操反目,那可比征战沙场更能助兄长一臂之力。本着这一想法孙权当即厚起脸皮向蔡吉请求道,“权倒是想留在齐侯身边学习安邦之道,不知齐侯可否应允?”

蔡吉没料到孙权会选择留下,一面端起茶盏掩饰自己的诧异,一面沉声向其警告道,“孤与曹丞相结有姻亲之盟。曹丞相若向孤讨要公子,孤可不便推辞。”

“权知晓。”孙权暧昧地拱手一拜道,“齐侯就当多一员质子。”

蔡吉见状一时间虽还闹不清这是孙策故意派弟弟来给当质子向自己示好,还是孙权私自行事另有图谋。不过能与东吴牵上线也不见得是桩坏事。于是蔡吉品了口茶,颔首道,“那就请公子随孤前往幽并走一遭。”

春雨绵绵,垂柳拂堤,四月的湘楚正是草长莺飞的好时节,可此刻马背上的刘琦却丝毫没有踏青赏玩之心。事实上不止是刘琦,眼下就是整个荆州怕也没几人会有春游的心思。二月董承事败天子被囚;三月刘表奉衣带诏起兵讨曹;四月曹操兴师南下问罪刘表。短短三个月不到的时间里天下局势风云突变,曾经置身中原战场之外的荆州更是因一纸衣带诏被推上了风口浪尖。眼看着一场旷世大战即将爆发,试问身为刘表长子的刘琦又怎能置身事外。

"尔等真见着孔明了?"刘琦扭头朝身后追随的幕僚求证道,他的语气虽充满质疑,脸上却已流露出期盼之色。

紧随其后的主簿朱亨赶紧回道,"千真万确,就在岳麓山。"

刘琦得了准确答复,脸上的焦躁之气顿时烟消云散,再一想到自己即将与诸葛亮见面一股跃跃欲试之情更是刹时涌上了他的心尖。或许在外人看来刘琦如此重视一个比他小七八岁的布衣实在是有些难以理喻。可刘琦却深知相比那些徒有虚名的所谓"名士",年轻的诸葛亮学识渊博、志向远大,是正真的当世管仲、乐毅。须知诸葛亮之前曾不止一次不计回报地为刘琦出谋划策。特别是那次诸葛亮出的"自请外放"之策,不但令刘琦成功摆脱继母蔡夫人的威胁,还让他抓到兵权得以稳固继承人地位。所以刘琦坚信这一次诸葛亮定会再出奇谋,助他,助刘氏一族战胜曹操。想到这里刘琦不禁猛抽一记马臀朝着岳麓山的方向疾驰而去。

岳麓山乃长沙城外最高峰,其山脉属南岳衡山,古人把岳麓山列为南岳七十二峰之一,故又称为灵麓峰。据朱亨等人的说法,诸葛亮目前正借居在山上一座小村寨之中。由于刘琦急着要见诸葛亮。一行人等一路上几乎马不停蹄,最终在日落之前赶到了诸葛亮所借住的小屋前。

屋主人显然被自家门口突然冒出的大批带甲之士吓了一大跳,更生怕自己被强征壮丁。于是慌忙领着自家婆娘自柴房翻墙而逃。

刘琦并不知晓自己已将屋主吓跑。但见他翻身下马,整了整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