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同这个时代俊杰们共同努力才行。倘若现下只为一张小小配方单子就瞻前顾后,那蔡吉与历史上那些藏私炼丹术士也就没啥区别了。
故而蔡吉与段芝商讨了一番火药制作方法之后,便起身告辞打道回府了。或许是之前徐州达成共识起了作用,这段时间段奎对蔡吉监视放松了不少。当然也可能是段奎这会儿正忙着利用蝗灾兼并土地、招纳壮丁,没空来管蔡吉做些什么。
总之当蔡吉回到太守府时,再也没了那种被人暗中窥视感觉。于是回到后院之后,她立马就让铃兰去把张清找来。话说,自打上次交代张清留黄县暗中,也已过去大半个月了,蔡吉对这大半个月来黄县发生过什么事还是很感兴趣。
不多时张清便来到房外向蔡吉行礼道:“小主公,找清有事?”
“张大哥,无须多礼。进屋说话。”蔡吉将张清引入房就坐后,沉声问道,“不知吉离开这段日子里,黄县可发生过像长广县那般克扣灾民口粮之事?”
张清听蔡吉这么一问,低头想了想后作答道:“回小主公,派发粮食一事由管郡承主管倒并没有发生克扣口粮之事。不过自打小主公提出以工代赈之后,不少饥民纷纷涌入黄县。黄功曹派人将这些饥民圈于城外。每日先让段老带着富户入营挑选青壮,再由其带衙门胥吏入营招纳丁口屯垦官田。”
蔡吉听罢张清回答,亦想起了当日回黄县后,城外看见营地。当时她只当这是管统、黄珍等人为了便于管理饥民而设置难民营。甚至还心中暗赞管统、黄珍等人不愧为老官僚,比起刘备小沛那般随意放难民入城,黄县做法可算是老练多了。然而此刻看来黄珍举措可不是便于管理如此简单。
“那眼下营中岂不是只剩下了老弱妇孺?”蔡吉皱起了眉头问道。
“确实如此。吾听衙门胥吏私下里说,哪怕是壮妇均已被段奎等人挑走。营里只留一些十四岁以下孺子和实无法劳作老者。管郡承虽也向这些人提供些口粮。可每日任有挨不过去饥民从营里被抬出掩埋。”张清说到这里又冲着蔡吉勉强笑了笑劝慰道:“小主公莫叹息,汝此番能救下如此多百姓已实属不易。须知眼下中原可到处都是人吃人惨象啊。”
张清一番劝说,让蔡吉心头哽塞之余,亦无奈地接受了事实。确实,这是万物为刍狗汉末乱世,妄图拯救每一个人想法是不切实际。蔡吉能做只是自己力所能及范围内大限度地帮助她所能帮助人。因此这会儿蔡吉当即暂时抛开了对饥民怜悯,只站自身利益立场,对张清下令道:“张大哥,汝去查查营里现下还剩多少饥儿。只要不病不残,无论大小、男女都给吉领来。”
“小主公,这是要收养饥儿?”张清抬头问道。
“没错。吉还想请张大哥为吉从饥民中招募一些工匠。却不知现下还来得及否?毕竟汝也说青壮都被段奎等人挑干净了。”蔡吉低头思虑道。
见此情形张清倒是一拍胸脯笑道:“小主公放心。段奎等人仗着蝗灾将价压得很低。故有一些饥民不愿卖身为奴,只肯领点口粮为县城修城墙,待到熬过蝗灾之后再行返乡。这些人大多都被管郡承安排了西城住宿。据说这其中就有不少人是工匠。”
果然如此啊。听罢张清解释蔡吉不禁心中得意地暗笑。要知道这会儿蔡吉手中并无多少闲钱。倘若灾荒一开始就出资招人,那身为一郡之长她必定得为救灾豪绅做出表率。这样一来,出多了蔡吉承受不起,出少了又容易被人诟病。甚至还会被段奎等人当做压低工价借口。所以这一次蔡吉只能无奈地小人一把。让段奎一伙人先招人,等他们将价格压到极低之后,蔡吉再此基础上加点钱来招人。虽然如此一来会让段奎等人将大部分壮丁招走,但蔡吉从一开始目标就是儿童与工匠。何况她相信总会有人拒绝此种乘火打劫行为。而照张清叙述,事实也确实如此。
“那就有劳张大哥了。工匠工钱可比段奎等人高一些。若不想签死契,签活契也行。总之先将人留住再说。”蔡吉拍板决定道。她看来所谓死契活契都不是问题,只要能把人招来,她就有大把法子让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