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头关上门,带着他们俩来到蒲中对面的一栋居民房。

老头让覃彦林敲一户人家的门。敲了好一阵,才有人开门,看到覃彦林,那人脸色一冷,还皱了皱眉,把不悦明晃晃地写在脸上。

看到老头,立马换了笑脸,热情将老头迎进了屋。

覃炎林和邓秀珍跟了进去。

听老头和对方谈话,他们才知道,老头带他们来见的是三小的教导主任。

李主任听老头介绍了一下他们的情况,让他们把资料都拿给他看,最后交代他们明天上午再去三小。

然后老头就带他们离开,那个李主任一直把他们送到门口。烟也不肯收。还是老头发话,李主任才收了。

覃彦林夫妻俩心里开始明白:老头身份应该不简单,起码在李主任心里分量很重。

老头帮了他们这么大的忙,房子帮忙介绍,孩子转学帮忙办,两人非常感激,要请老人吃饭,老人拒绝了,说事情办好了再说。

想着明天上午还要来,两人干脆上街买了一套床单被套被褥,在新买的房子里住一晚,明天赶早去三小。

第二天到学校,办事员还是昨天那个办事员,只是态度简直一百八十度大翻转,今天那叫一个热情周到耐心到极致,他们的事情办得特别顺利,甚至覃文煜年龄不够,他们都特别照顾。

住房买了,孩子转学办了,进城的准备工作都办好了,顺利得让他们感觉像做梦。

接下来就是回家租车搬东西。好在他们这些年都是租房,置备的家当不多,桌子和床在城里不适用,东西就更少,一车就装完了。

在覃修文还有几个邻居的帮助下,顺利搬好了新家,接大家在餐馆吃了顿饭,大家就都回去了。

晚上一家人聚在新房子里,看着还在忙碌的老公,还有兴奋地四处看的孩子,邓秀珍重生来第一次感到了安稳。

第18章 做生意还是自己有门店好

第二天,一家五人前往学校,文静和文欣怀着对新学校的好奇与期待走在前面。邓秀珍牵着文煜的手和覃彦林并排走在后面。

学校门口简直是人山人海,几人从人群穿过,前往会议室。昨天办事员交代了,新生今天先到会议室登记办手续,然后各班班主任领走自己班上的新生。

覃彦林一家人来得早,没想到比他们早的大有人在,会议室门口已经挤满了人。

直到八点半,才开始办手续,覃彦林把三个孩子的手续都办完,已经是九点多。等到孩子被老师领走,就十点半了。

两人计划着去二婆那里问问买门面的事,再买菜回去做饭吃。刚走到门口,却看到一个熟悉的面孔一一袁启文。

幸好袁启文偏头跟人说着话,没往这边看。

但却是朝着这边来的。

两人四顾一看,会议室有两扇门,一扇门工作人员刚关上,正上锁,等他们过去了,只怕已经锁上,而袁启文也该走进来了。

另外一扇门就是他们正准备出去的门,而袁启文正走过来。

走是走不了了,但不走,让袁启文看到就麻烦了。

两人快速往墙边退去,躲进了一间堆着杂物的房间,赶紧关上门,听着外面的动静。

想着袁启文可能是来看新生入学,现在孩子都被老师领走了,那他们应该很快就会走。

哪知道,他们不仅没走,反而正儿八经地开起了会。

会议内容是讨论学校昨天发生的一件事:有个学生调皮捣蛋,不做作业,被老师打了手板心。用的竟然是以前常用的那种竹戒尺,把孩子的手打的通红,昨晚回家时不仅有红痕,孩子还一直喊疼。

家长当即就愤怒了,立即打电话到学校领导,要个说法。

今天上午又告到教育局,说那老师虐待学生,必须严惩,否则他会告到市里!

于是局里派了袁启文他们来处理。

很快,参会的人形成了两种观点,一种认为这个老师没有错,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