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读过三字经,三字经里就有子不教父之过,教不严师之惰。老师教育孩子,应该严厉,若是对那些顽劣,完全说不听的孩子,打手板心都不行,那这孩子怎么教育?

一种是说孩子是祖国的未来,是家长的心头肉,打人家的孩子,人家肯定会有想法,将心比心,如果你的孩子挨打,你会不会心疼?作为老师,我们不能粗暴对待孩子,要怀着慈爱的心去感化孩子,要温言细语去说服孩子。

还有人说,孩子也是人,也有人权,打孩子是侵犯孩子的人权。

会议开了个把小时,两种观点依然没有统一。

而覃彦林和邓秀珍的想法却一致:小时候我们在学校犯错,不都打手板么?就是打肿了,回家都不敢说,不然爸妈知道了会再揍一顿。

怎么现在还需要讨论了?还要处理老师,那是想自己的孩子往后没人管?想让自己的孩子飞天?

学校的处理跟他们没关系,他们现在要做的是赶紧买菜回家做饭,因为孩子们很快就放学了。

可是会议结束,其他人走了,袁启文和一个人留了下来,两人小声嘀嘀咕咕也听不清在说些什么,就听到说什么老头。

好不容易等人都走干净了,覃彦林和邓秀珍赶快出来,躲躲藏藏往校门口跑去,生怕遇见袁启文。

“嗨,你们怎么在这里呀?”刚出校门不远有人拍了一下邓秀珍的肩膀。

邓秀珍吓了一跳,生怕是袁启文,回头一看发现是带覃文煜回家的刘小珍,那就是自己的恩人啊!她热情地打着招呼,并大声招呼覃彦林过来。

覃彦林过来看到宋庆华和刘小珍很是激动,连声说着谢谢。

两人摆手说没关系。又问起覃彦林和邓秀珍怎么在这里。

覃彦林将自己全家搬到城里,孩子们也转到三小的事情够告诉了他们。

得知他们也是出来买菜的,覃彦林热情地邀请他们到家里吃饭。

两人没有多推辞,却自己出钱买了几个菜,提着一起去覃彦林家,说难得做饭,搭个伙蛮好。

几个孩子很快就回来了,宋庆华和刘小珍看到覃文煜亲热地打招呼,文煜跟他们也很亲近。